2)258章 遍地狼烟1_抗战之红色军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会问,两人串起来行不行?两人串起来当然行,但是,国防军并不是没有办法,如果每次外出都是相同的人结伴,这本身就是一个问题。

  国防军的保密工作,主要由两个部门在处理,一个是暗的“风情局”,几乎每个陆战团就有1名情报员,特殊部门的情报员的比例更高;另一个则是处于明处的政治部。虽然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武爱华在部队撤销了“政治委员”一职,但各部队的“政治部”却一直保留着。政治部负责对军队干部战士进行思想政治审查,政治部的这一部队工作只对上级政治部负责,并不对军事主官负责。政治部对一名军官和考核以及军事主官对手下军官的考核,将共同构成这个军官是否称职、是否升职的重要指标。另一个重要指标则是指挥能力、领导能力以及战功。

  当然,政治部的这种考核不至于搞成红色恐怖,真要涉及到处理一个军官,必须要讲证据讲事实,必须要经过军事法庭(宪兵)的审理或三名上级军官的联合审理。如果被处理的军官或士兵不服,可以向更上一级甚至向总政治部(宪兵司令部)申诉。

  这种综合了后世经验的军队管理体制,让国防军主动泄密的事件几乎绝迹,敌对势力渗透也成了不可能。外界对国防军的了解,多是“远观”而极少“细节”。

  国防军轰轰隆隆地向长三角进军,让日军情报部门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但不管他们怎样,都无法获得国防军最为确切的消息。

  所以,当国防军前锋部队到达德清之后,特别是国防军主力和日军兵力全部到达各自区域之后,中日两国军队的侦察部队,不可避免地产生了碰撞。

  大战未起,小战不断。这种情形,像极了“二战”以后的世界历史。

  自20日晚三大集团军主力全部到达德清附近之后,在野司的命令下,各主力师所属师真侦察营、团直侦察连、营值侦察排、连直侦察班等纷纷以师直侦察营为龙头统帅,汇聚到一起,然后按照野司的划定的侦察范围,乘着夜色,向日军控制区渗透而去。

  千万别小看这支部队,一个师相当于拥有1个侦察营,另加3个侦察连、9个侦察排、27个侦察班,按照逢三进一(炮兵、装甲兵暂未设置侦察兵)的原则计算,一个师的侦察兵总人数相加就是4个侦察营了,3000余人的规模,放在任何国家和地区,也是一相标准团的规模。

  而国防军三个集团军共有15个陆战师,侦察兵这一主动出击,等于向日军控制区内派出了近5万精兵。

  虽然这些侦察兵多是轻装上阵,不能携带75mm山炮之类的重武器,但是60迫和mg42班用机枪却是标准配备。

  遇上日军师团、旅团级规模的部队,侦察兵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