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卷五 崛起之机 321章 国家技术局_抗战之红色军神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早年毕业于比利时鲁凡大学,这位拥有中国地质学界很多“第一”光环的人,其科学成就显然不如后来的李四光,说起来很是奇特,李四光与翁文灏两人竟然同年出生,而且李四光本人现在也是中央研究院院士,当然,现在李四光的名声还不能与翁文灏相比。

  “不知总统先生找我有什么事?”坐下后的翁文灏问道。虽然翁年纪要比武爱华大两轮,但在总统面前也是坐得胸正腰直。

  “主要是想找你了解一番有关科学技术上的事情。”武爱华说道。

  “哦,总统先生,请说。”翁文灏放下心来,科学上的事,他作为内行,还是比较懂的。

  “是这样的,我想成立一个国家技术局,主持技术成果的验证、评价、推广转化等事宜,目前涉及到的学科有高能物理、无线电通讯、冶金、化工、电子、电器、动力机械、生物科技、海洋开发、新能源利用等方面。找你来,是想请你给我推荐一批人才,来主持这项工作。”

  国家技术局,是武爱华将系统科技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一个纽带。在武爱华的构想里,系统科技,需要一个机构来总揽,这个机构,将承接技术与生产之间的衔接,同时负责技术所应获得的利益。

  或者说,这个国家技术局,地位相当于后世天朝的国家专利局,但又超越于国家专利局。后世天朝的专利局,只负责专利的登记、审核、发证;在专利的开发利用及生产转化方面明显脱节。

  而国家技术局,除了履行天朝专利局的职责外,最重要的就是技术的转化利用职能,同时还要负责技术的引进与输出。

  可是,武爱华并不想将这个国家技术局搞成一个官方衙门,而是想搞成一个国家垄断公司,即国有公司的模样。

  具体的操作方式:为所有新的技术发明进行验证、评估并发证;如果技术发明人有意将其发明售卖给国家技术局,国家技术局应该以一个恰当的价格将之买下来(这个,可以杜绝乱发证),这样,国家技术局就变成了很多技术的持有者;接下来的工作则是,国家技术局必须将这些技术“卖”出去,否则,国家技术局就会亏本。

  虽然这是一个国家垄断性质的公司,但武爱华并不准备为其拨款,同时并不禁止私人办理类似的技术公司。

  这个设想真正闪光的地方在于如何“卖”技术!武爱华为之设想了几个方法:一是技术入股,占有生产企业一定的股份;二是技术输出,收取技术使用费,有如日本后世在中国开办的合资工厂那种形式,每生产一件产品交纳一个数额的使用费;三是技术拍卖出售,买断,一次性将钱缴清;四是国家技术局自己兴办企业,将技术转化为现实产品。

  武爱华的灵感,似乎是来自后世的网站经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