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324章 先灭援兵_最后的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水流。

  吴军的地道可不光是挖出一条通道来那么简单的,首先这条通道必须要保持通畅,不能出现塌方透水的状况,一边向前掘进,一边还得使用大量的梁柱来做支撑,这样的地道也就经久耐用,就算是大部队从这儿通行的话,也可以支撑得住。

  现在吴军已经掘进到城墙下面了,最难的那一段已经是挖了过去,剩下的,就是在城内选择好出口,一切便可大功告成了。

  ┄┄┄┄┄┄┄┄┄┄┄┄┄┄┄┄┄┄┄┄┄┄┄┄┄┄┄┄┄┄┄

  刘胤这几天也分别登上洛阳各处的城墙来巡视一番,补遗拾缺,看看有什么未竟的事宜。刘胤很自然地就看到了距离东面城墙不远处的吴军营帐。

  按理说,吴军的营地一般会选择距离城池有一段距离的地方下寨,这样的话,就可以避免守城的军队突然发动袭击,从而打乱吴军的计划。

  其他的三面倒是比较正常,只有东面的吴军营地就显得有些格格不入了,不过刘胤起初也没有太当回事,毕竟这样的驻营方式也不是没有见过。

  但刘胤很快就发现了,每天攻城结束之后,吴军后撤之时,并没有全部进入到这些营帐之中,反而是退向了比较远的另一处大营,这让刘胤感到十分地蹊跷,莫不是这些营帐另有用途?

  想到此节,刘胤的脑海之中便迸出了三个字:地道战!

  采用挖隧道攻城的战例在历史上并不少见,事实上,只要围城达到数月的战斗,都会有挖地道攻城的这些手段,但挖地道终究是一种辅助的攻城手段,难不成吴军会在短短的十余天有限的进攻时间里采用这种费时费力得不偿失的方式?

  于是刘胤便立令在城中挖坑数眼,埋下巨瓮,让士兵藏身在其中。这种方法是用来对付地道攻城最为有效的手段了,只要吴军有所行动,潜入瓮中的士兵便可以听到一些异响之声,并根据传来的响声,进一步地确实地道的方位。

  果然刘胤的怀疑得到了确实,在瓮中监听的汉兵可以清晰地听到地底下传来的动静。

  得到确切消息的刘胤并没有立刻采用行动,而是进一步地监听吴军的动静,以确实吴军地道及出口的具体位置,并做出相应的应对措施。

  对付地道攻城,最有效的手段就是用水攻,只要引城内的池水或井水入地道,里面有多少的人都是白搭,都会被活活地淹死。刘胤确定了地道的位置之后,便引洛阳城内的池水到了地道附近,既然要玩,那就玩一票大的。

  终于,在瓮中监听的士兵听不到了任何的声音,禀报给了刘胤,刘胤也就明白了,吴人的地道已经是完工了,白天吴人未必敢行动,只有到了夜间,趁虚而动,才会发起进攻。

  是夜,孙楷亲自率领数千精兵,陆续地进入到了地道之中,准备在半夜三更之时,对洛阳城发起突然地袭击。

  但就在这个时候,灾难突然地从天而降,不知从何处来的大水,突然之间涌入了地道之中,水势汹涌,整个地道都被灌了老鼠窟,几里长的地道之中,密密地涌入无数的吴军,此次就连一个挣扎活命的机会都没有,池水猛灌下来,数千吴兵活活地被淹死在了地道之中。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