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31章 募兵_最后的三国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谓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出身的贵贱就决定了仕途命运,那些寒庶子弟鲜有机会登堂入室,注定一辈子只能生活在社会的底层。

  刘胤打破这种陈规,重新引入秦国的军功封赏,这无疑比减免赋税更能打动人心,毕竟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之中也不全是逆来顺受,唯命是从的怯懦之辈,草根之中,也会有有理想有抱负试图改变自己命运的人,他们渴望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渴望能够出人头地。

  军功制的推行,必然给这些人带来希望,只有捉住这样的机会,他们才有可能改变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但机遇和挑战也是并存的,入伍当兵固然可以改变前途命运,但也那是刀头舔血,沙场搏命的结果,刘胤想要用军功制告诉每一个入伍者,机会都是均等的,想要获得更大的封赏,想要获更高的地位,那就必须付出更多的东西。

  有两大利好政策的支持,刘胤的整个募兵行动进行地很顺利,在十余天的时间内,总共募集到了一万多人,在陇右地区总人口只有四五十万的情况下,能募集到一万精壮之士,也的确是难能可贵。

  这一万多人刘胤率先充实到了中军的虎骑营和虎步营之中,会骑马懂骑术的,优先被录用为骑兵,其余的编入了虎步营中。

  此次新兵入伍,刘胤没有单独设立编制,全部插入到旧军队的编制之中,用以老带新的方式融入新鲜的血液。虎骑营和虎步营也一分为二,分别设立虎骑左营和虎骑右营、虎步左营和虎步右营,傅佥的两个儿子傅著和傅募从阴平道之战便跟随着刘胤,从军侯做起,一路升到司马、校尉,此次刘胤更是将他们提拨为中郎将,统领虎骑右营和虎步右营,而虎骑左营和虎步左营的营官还是邓朴和高远。

  陇右可是曹魏的最重要产马区,几乎一半以上的战马都是出自陇右,刘胤占据陇右之后,已经沦为了步兵的虎骑营摇身一变,又重新地成为了骑兵。除了金城太守杨欣进献的五百匹战马之外,刘胤从陇西天水南安等各郡又征集了近万匹的战马,西凉马的特点就是高大神骏,比蜀中的战马可是要好过不少,虎骑营这回真有鸟枪换炮的感觉。

  与益州的地形不同,关陇大地以平原居多,在这儿作战,骑兵乃是不可或缺的力量,一支高素质的骑兵队伍,其战斗能力比超过数倍的步兵,这也是刘胤首先要扩充虎骑营的主要原因,在关陇和魏军作战,必须要以骑制骑,在骑兵上取得压倒性的优势才行。

  对此邓艾却是深感忧虑,高素质的骑兵可不是一天两天就能组建成功的,邓艾可是见识过虎骑营的作战能力,与真正的雍凉劲骑相比,战斗能力差了一大截,一旦开战,虎骑营是很难敌得过曹魏骑兵的。

  不过刘胤却是胸有成竹,因为他手中有着真正的杀手锏,足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提升虎骑营的战斗力。(未完待续。)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