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七三二章 正气砚_鉴宝秘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飞上表竭力反对,不久被诬谋反,下狱,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以‘莫须有’的罪名与养子岳云、部将张宪同被杀害。

  文天祥是南宋大臣,他坚决抗击入侵的蒙古军,虽经历千辛万苦,终因国势衰竭而兵败被俘,被囚禁于大都狱中四年,始终忠贞不屈,公元1283年英勇就义。

  谢枋得宁死不肯归降元人,为表爱国之情,于公元1289年在大都悯忠寺绝世而死。

  岳飞、谢枋得、文天祥三位英雄前仆后继,铭砚以明志,英雄业绩,可歌可泣,真是一砚见三雄、丹心万古传!

  三位宋室孤忠死后,这方宝砚经朝历代,辗转飘泊,阅尽世间沧桑。

  到了清道光元年,此砚从集市商人手中被江浙东阳县令陈海楼买去,后又被陈的后代转手换了钱。

  光绪二十年秋,这方砚终于在皖南为福省人吴鲁所得。

  吴鲁感于此砚‘得乾坤之正气’,如获至宝,遂为之取名‘正气砚’,并由此称自己的书斋为‘正气斋’。

  正气砚归宿于吴鲁,可谓平添浩然正气。

  吴鲁,字肃堂,号且园,光绪十六年殿试以一甲第一名夺魁状元,授翰林院修撰。

  他为人刚正,一生忧国忧民。

  八国联军入侵中国,他挺身而出,担任军务处总指挥,奋起抗战,一面哀叹同僚们‘鲜有实心为国者,时局日坏’,一面向爱国者们振臂高呼‘毋效楚囚相对泣,拔剑收取旧山河’,从他的身上,我们看到了岳飞、文天祥、谢枋得的精神与人格。

  吴鲁去世后,正气砚由他的第四子忠善珍藏于家乡。

  吴忠善特将书斋取名‘守砚斋’。

  吴忠善的长子普霖侨居菲律宾;次子旭霖留学日本,后在神户大成公司任总经理。

  1933年吴旭霖怀着赤子乏心回国办学,此时弥留之际的父亲将正气砚传给了他,他深知守护宝砚的重要,将其藏之于高阁。

  纵观这正气砚的历史,我们可以看出,它已经不仅仅是一块砚台那么简单。

  它是爱国精神的传承,是刚正不阿的传承,是一件精神价值远大于实际价值的东西。

  在座的有很多华侨,我给这件东西标一万美金的价钱,很贵吗?”

  “不贵!”

  台下观众的吼声十分响亮。

  或许也是因为张天元的话,足够慷慨激昂吧,那抑扬顿挫的声音,真得是让人听得热血沸腾。

  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正气砚是什么,但是却知道岳飞、文天祥是谁。

  这两人用过的端砚,还在上面留下了文字,那么这东西的价格就不应该便宜。

  普通人是最终于被忽悠的,经常别人煽风点火,说点激动人心的话,一下子就激动起来了。

  现场的这些观众也不例外。

  他们此时根本不在乎那端砚是不是真正的正气砚,只知道张天元的话,说到了他们的心坎上。

  然而那边三位专家的表情却是很稀松平常,表现非常理智。

  西川正雄也曾怀疑这是正气砚,但最终否定了。

  毕竟历史上的正气砚,他并没有见过,就这么一块砚台,随随便便就能仿制出来吧。

  万一判断错了,那么在观众面前可要丢脸了。

  所以,他没那个魄力去表示这东西是正气砚。

  然而张天元却能肯定,这看起来已经破损严重的端砚,正是那传闻中的正气砚。

  别忘了,他是有鉴字诀的。

  虽然看起来,这方砚台与传说中的正气砚有些差异,但传说的东西,肯定会出现偏差,这并不算什么。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