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487章 关小鹏的发迹史_许一山陈晓琪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送礼的。

  还是段焱华提醒他,空手进门,主人嘴上不说,心里会怪客人不懂人情世故。

  而且,段焱华挑明了说,既然要送,就下猛药。

  段焱华的猛药,就是这块价值百万以上的名贵手表。

  关小鹏想想也是,大家都在一个锅里搂勺子,谁也不能独善其身。如果许一山不接受,要么就是故意装清高,要么就是做给他看。

  可是在许一山说出要将手表交给纪委之后,他才知道许一山不是开玩笑的。

  关小鹏这几年靠修路架桥发了财,实力远超黄大岭。

  其实他们都是熟人。关小鹏的老家也是茅山县,家就在城边的乡下,父母是俗称的菜农。

  关小鹏读书不多,但脑瓜子很机灵。

  早些年,他跟着一个远房的亲戚在外面搞建筑。由于人机灵头脑灵活,他很快就混成了带班的小包工头。

  说来他的命运改变也完全超出了他的想象。他人生遇到的第一位贵人,就是省桥梁设计院的院长。

  那时候关小鹏还不知道他是院长,他所在的工地与院长的家仅隔着一条街。

  一个偶然的机会,他看到路上摔倒了一个老年妇女,周围人来人往没人敢去扶一把。

  关小鹏于心不忍,想要过去扶,却被工友拦住,提醒他弄不好就会被人讹上。

  关小鹏也不是不怕被人讹,现在很多新闻都在播报这些扶人遭讹的事。万一真被讹上了,他就是跳到黄河也洗不清了啊。

  可是他又不愿意看到老人孤苦无依的在地上挣扎。

  于是,他硬着头皮对工友说,“万一我被讹上了,你们到时候记得给我做个证。”

  关小鹏一口气将老人背去医院,事后得知,他若再晚去十几分钟,摔倒的老人都会一命呜呼了。

  老妇人的丈夫就是省桥梁设计院的院长,妻子摔倒时,正在外地开设计会议。而他们的儿女,都在国外安家落户了。

  听到老妇人摔倒差点丢了命,一家人从全球各地赶了回来。

  关小鹏当时心是提到嗓子眼的。看着人家一个个道貌岸然,都是有本事的人,如果咬定是他撞到老人的,估计没人会帮他说话。

  心里有了这样的念头,关小鹏便想趁机溜走。

  老人的儿子一把拖住他,吓得关小鹏的腿都要软了。

  然而,让关小鹏意外的是,人家家人非但没提是谁撞到了老妇人,反而一口一声地感谢他的救命之恩。老妇人的女儿甚至要跪下来磕头谢恩。

  遇到这样通情达理的一家人,关小鹏算是舒了一口气。对自己出手相助感到了欣慰。

  好事还在后面。在老妇人平安出院以后,一家人开始商量着要怎么报答关小鹏。

  老人的儿女一致同意,送一笔钱给关小鹏。

  但老妇人的丈夫在深思熟虑后作出了一个影响非常深远的决定。他要带关小鹏进入桥梁建造事业。

  关小鹏学历低,不影响他当老板。

  老院长解释说,“我们修桥的人,最需要的就是像小鹏这样的人,忠厚、老实、勤劳、肯干。一座桥承载着一段历史,必须要让小鹏这样的人去做,才不会偷工减料。”

  一个月之后,关小鹏带着十几个乡亲,跟着老院长去了北边的一个大城市。

  他们要在一条大江上铺架一座大桥,而关小鹏就成了这个项目进驻的第一批工人。

  这座桥修了三年,三年过后,老院正式退休。

  而关小鹏在老院长退休前,已经成了这座桥最大的劳务单位。他名下的工人占了全部工人的一半以上。

  也是因为这座桥,关小鹏的人生发生了质的改变。

  再后来,在老院长的辅佐下,他注册成立了部省首家民营资本的桥梁施工公司。

  至于关小鹏与段焱华是如何相识的,这是后话了。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