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0章 名片如是说_公务员笔记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用黄金分割法来制作名片,名片也摆脱了用笔书写的旧形式,而采用印刷方法。

  既然名片有这么悠久的历史,自然也少不了奇闻轶事。明代的冯梦龙写南宋英雄岳飞被卖国贼秦桧谋害的历史传奇剧《精忠旗》第六折“奸党商和”中有这样一个情节:奸党何铸、罗汝楫、万俟卨要一起上门拜谒秦桧,共商与金兵议和之事。他们所投的名帖上一个写“晚生何铸”、一个写着“门下晚学生罗汝楫”,一个写着“门下沐恩走犬万俟卨”,结果何铸自叹弗如道:“约定一样写官衔晚生,为何又加‘门下晚学生’、‘沐恩走犬’字样?这样我又不济了!”寥寥数语,便活画出几个趋炎附势小人的嘴脸,真可谓是活灵活现。

  清末小说巨子吴研人创作的《俏皮话》也有一则关于名片的趣闻,是这么写的:外国人的名片只有一两寸大,中国人的名帖则大至五六寸。而官场中与外国人交涉往来的名片则又更大,字写得大如拳头,不知有什么含义。上海名歌妓使用的名片也时兴大字,几乎将名片占满。有位西洋人有一次到某歌妓处小坐,谈笑之间看到了歌妓的名片,不仅惊异地问道:“你们的名片为何也是大字?”歌妓回答说:“这样可以用来请客当请贴。”西洋人叹道:“原来你们接待客人,也如同官场接待我们一样。”

  大家没想到一张小小的名片可以折射出美丑吧,我无意抬高名片家族的身份,尽管人类无不为身份焦虑着,我今天主要是讲一讲我的主人朱大伟刚当上市长秘书时,第一次去名片社给自己印名片的故事,听起来也颇为耐人寻味。

  东州市政府附近有一家颇受公务员欢迎的名片社,起了一个颇为响亮的名字,叫“名片大师”。朱大伟自从进市政府办公厅以来就渴望拥有一张能递得出去的名片,但自己一直是个小小的主任科员,印在名片上实在引不起别人的重视,索性他从未印过名片。如今当上了市长秘书,在东州城也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身份,当然急需一盒与自己身份相附的名片。于是他在欧贝贝的建议下,来到这家名曰“名片大师”的名片社。

  名片社的老板一身黑色唐装,中等身材,五十岁左右,小眼睛,趴鼻子,薄嘴唇,留着一把长长的黑胡须,看上去像个算命先生。朱大伟一进来,他便热情地打招呼。

  朱大伟踌躇满志地说:“老板,听说你们这儿印的名片很受公务员的欢迎,一定有什么秘诀吧?”

  老板得意地说:“秘诀谈不上,不过上至市长下至处长都在我们这儿印过名片。不谦虚地说,在东州城我们名片社不仅技术是最先进的,而且种类也是最齐全的。不仅有普通的胶印名片,而且有代表名片未来发展趋势的彩色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