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二章 热脸白贴 整改大军_糜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马谡的进言表面上听起来头头是道,但实际研究之下就会发现很空泛,大多都是照搬书上的内容。

  并且可以作为万金油的模板,回答绝大多数问题。

  攻心为上,读过兵书的这个道理谁不懂?

  但问题你得提出来具体的对策,来达到攻心为上的效果呀。

  面对马谡的进言,糜旸沉默了好一会。

  马谡会对他说这番话,从本心上来说是对他释放善意的。

  “好论计策”,本就是马谡历史上的显着作风。

  正因为知道马谡的本心,加上顾及到诸葛亮的颜面,所以糜旸强忍住开口斥责马谡的冲动。

  沉默之后,糜旸对着马谡言道:

  “孤早年蒙陛下教导,知道匡济天下有六正臣。

  六正臣中明察成败,早防而救之,塞其间,断其源,以雷霆之势化危为福,君终已无忧,如此者,乃智臣也。

  孤虽不敢自称乃汉之智臣,但却一直以此自效。

  至于尚书所言的仁义、德教为先之举,并非是孤自效的智臣该做的。”

  糜旸虽然没有直接出言驳斥马谡,但他话语中的疏离与不满,任谁都感觉得出来。

  马谡在察觉到这一点后,略微有些尴尬。

  他之所以会主动对糜旸进言,除去他的性格如此之外,还因为马谡现在已然明白诸葛亮让他与糜旸交好的用意。

  可是没想到在自己主动释放善意之外,得到的却是这个回应。

  马谡觉得他说的没错呀,为何糜旸会如此呢?

  糜旸对马谡的冷澹可不仅仅是如此。

  既然现在马谡的使命已然完成,糜旸也不想与马谡再有过多交流。

  他略微轻咳了几声,身为他心腹的邓艾立马会意上前。

  邓艾在来到马谡身前后,躬身请他前去城中驿馆中休息。

  尽管邓艾的礼数做得很足,只是马谡也察觉到好似梁州上下君臣都不太欢迎他。

  他也是个有傲气的人,既然察觉到这一点,那他也不会再留下。

  在邓艾的恭送之下,他带领着随从离开了大殿之中。

  当马谡离开之后,糜旸无奈地回身对着身后的一众臣子言道:

  “昔日董侍郎来临时尚不觉有异,今换马尚书,方知董侍郎之好也。”

  听到糜旸如此说,他的一众心腹大臣都不禁觉得莞尔。

  糜旸的言语中并没有对马谡有直接评价,但他的这番评价,也隐晦地表达了他对马谡的观点。

  不过糜旸不是会被个人情绪所影响的人。

  对于马谡来说,刘备明发“斥责”诏书给糜旸可能只是他的一个任务。

  但这件事对于糜旸来说,却是接下来他在梁州进行大刀阔斧改革的最有利保障。

  正如糜旸所说的那般,智臣是善于转祸为福的。

  之前的大营动乱对他来说是祸,但他却利用那个平定祸乱的事件,树立起在南郑的强大权威。

  只是尽管如此,他在南郑也并不是可以为所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