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9京察_隆万盛世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760章859京察

  大明朝,虽然初几头就要开衙,可是官员们的心思并没有收回,依旧沉浸在过节的氛围中。

  这样清闲的气氛,会一直持续到正月二十多,也就是元宵节之后十天,因为在正旦节放假三天,而在元宵却是放假七到十天。

  具体是放几天,是有钦天监来定的,或许是通过某种阴阳术来确定,最后报皇帝批准。

  正旦到元宵,相差不过十来日,官员们自然也不会收心,认真处理国事。

  当然,像兵部这样要紧的衙门会例外,毕竟涉及兵事都不是小事儿。

  而且,各衙门也会在这段时间安排好人事值日,其他人则只是去衙门点个卯,然后就自由活动。

  不过这只是大部分衙门是这样,除了兵部外,吏部和都察院这段时间也是非常紧张的,因为他们还要忙着京察。

  明代京察制度建立之前,对京官的考核主要采用考满的形式。

  但考满制度偏重于官员在该职位所做出的成绩,并且考满三年一考,对官员三考也就是九年时间才进行黜陟。

  由于考满周期过长,对贪婪不律的官员,不能及时进行罢黜,中间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对官员进行考察,来保证官僚队伍的纯净,京察制度便逐渐建立起来。

  之前魏广德怀疑皇帝想要平衡朝堂,所以选择把高拱召回,但两人还有所怀疑。

  在经历过一段对京官无定期考察之后,至天顺八年才又下旨规定,对京官十年一察。

  首先,孔融的父亲让四岁的孔融分梨本就奇怪,其次就是为什么要分给每个人吃,不愿吃不吃、谁愿吃谁自己去拿那不行吗?

  最后,所有的兄弟都得根据孔融的喜好得到梨子,他们的选择机会被剥夺了,分到最大梨的兄弟可能恰巧不喜欢吃梨

  而更让那时候魏广德惊叹的是,孔融对哥哥和弟弟实行前后矛盾、绝对相反的标准,因为他让给哥哥和弟弟的梨都比他大,被质疑没有做事原则。

  李春芳老了,没有冲劲,或者说老臣持重,不容易犯错误,基本被排除在外,但可以稳定内阁。

  都察院分十三道,当然不会全部参与到京察中,按照职能划分,一般是河南道御史主要负责协助京察事宜,对京察官员进行纠劾拾遗。

  内外武职官员也要五年接受一次考选,只有两京五品以下官员的考察十年才进行一次,间隔时间太久。

  京察开始后,吏部考功司同科道共同进行会单,商议出被考察官员的最初考察结果,以便部院堂官在堂审前了解官员的基本情况。

  或因新皇帝继位、或因发生天灾异变、或因当权者排除异己的需要,都会临时举行京察,这样的考察也被称为闰察。

  任何新生事物都有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明代首创的京察制度亦是如此。

  明初定制,“京官考察,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