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二十一章 过去的春晚无数经典,现在的春晚糟点满满_从和天后老婆离婚后开始爆红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春晚意味着什么,大家心里应该都一清二楚。

  虽然现在年轻人虽然很少看春晚了,但是老一辈的人对于春晚的情结很深,每年的春晚是必须要看的。

  春晚对于华夏的百姓来说已经不是一档单纯的节目,而是十数亿华夏人民的一种精神信仰。

  另外,春晚不知捧红了多少人。

  虽然如今移动网络发达,过去大年“必备菜”央视春晚早已不是每个人的“必选题”,成为了许多人的“吐槽时刻”。老一辈也觉得没有“年味”,年轻一代总觉得“没劲”,不管舞台效果多么炫目,一大家子守在电视机前目不转睛等待春晚的年代已一去不复返。

  不过难以否认的是,自1983年首届春晚诞生以来,这个舞台上造就了无数明星,见证了无数艺人一战成名的过程。

  1983年:

  在国家相关部门的关怀下,第一届春晚和全国观众见面了。

  当时国内唱歌的人少,李谷一算是里面最出名的,当时的春晚开通场外热线,有些节目由场外的观众来决定。结果不曾想,大部分观众打电话来就想听李谷一唱歌,唱了一首不过瘾,一口气李谷一被观众“点名”唱了9首歌,其中最出名的是《乡恋》,这首歌也被称为“新时期华夏的第一首流行歌曲”,而她也被称为“华夏新民歌之母”。

  1984年:

  张明敏《我的中国心》红了。

  “洋装虽然穿在身,我心依然是中国心……”张明敏一开口就俘获了全国观众的心,他成为第一位登台春晚的香港歌手,他从此被刻上了中国人的烙印,从一个业余歌手成为了全国观众心目中的巨星。

  陈佩斯,朱时茂的《吃面条》红了。

  小品的艺术形式自此被全国观众熟知并喜爱。

  20世纪末和央视闹翻后,陈佩斯退出春晚,一直到今天,无数观众仍迫切希望在春晚舞台上见到他们。

  1985年:

  这一届春晚因场馆效果大打折扣,导演组备受批评,后来没办法,在春节11天后,央视在《新闻联播》中向全国观众道歉。

  虽然春晚效果不行,但是这届春晚的董文华却以一首《十五的月亮》唱出了军人和军属的心,成为本届春晚唯一火了的新人。她在后面还推出了诸多经典作品,歌曲见证了华夏改革开放以来的重要转变,被誉为“时代歌唱家”。

  1987年:

  所有人都围着“一把火”如痴如醉,因为这一年,费翔带着《冬天里的一把火》上春晚了。

  费翔用他饱满的热情和美妙的歌声征服了全国观众。

  春晚前,费翔的专辑几乎卖不出去;上完春晚后,他的卡带狂销160万盒,可谓变化巨大。

  1988年:

  所有人都在“思念”。

  思念谁呢?

  正是唱《思念》的毛阿敏。

  1988年的毛阿敏25岁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