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34 迂回战术_工业霸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能源发展的活雷锋?

  也难怪克里斯托想不通这其中的微妙了,事实上,这是汉华风电设备进入美国市场的迂回战术。

  汉华的风电产业从一开始就瞄准了国际市场。凭借在葡萄牙国家电力公司所拥有的股权,汉华的风电设备打入葡萄牙市场,从而取得了进入整个欧洲市场的敲门砖。如今正在葡萄牙海滨优雅地旋转着的那一片海上风机,成为汉华的活广告。吸引着欧洲各国的风电运营商前去参观。继葡萄牙之后,希腊方面也向汉华表达了希望采购风机产品的意愿。

  在非洲和南美洲,汉华的产品都有着良好的声誉,汉华的风机要打入这两个地区的市场。也没有太多的障碍。唯一存在的问题,就是这两个洲的经济都不太景气,对于风电的需求有限,只能作为远期市场来开发。

  美国市场是汉华看中的一块大肥肉,但在进军美国市场的过程中,汉华遇到了不少麻烦。美国自己就有比较成熟的风电设备制造业,而且美国的电力运营商也对本国产品更加信赖。对来自于中国的产品心存疑虑。汉华的销售人员跑了若干个正在建设的风电场,请他们选用汉华风机,但都遭到了拒绝。…,

  在这种情况下,林振华想到了一个办法,那就是利用美国国内资金短缺的机会,收购那些因资金不足而无法开工建设的风电场,然后由汉华提供设备进行建设。等风电场建成投产后,再把这个风电场卖给当地的运营商。这样一来。运营商没有了选择权,只能使用汉华的风机了。

  林振华相信,美国运营商在实际使用过汉华风机之后。自然会明白这些风机的品质并不亚于美国风机,而价格方面却有着明显的优势。一来二去,汉华风机就能够在美国市场上站住脚了。

  至于克里斯托所看中的风电场运营的收益,汉华并不感兴趣。因为风电入网是一个复杂的问题,中间牵涉到与当地政府、电网运营商的各种纠结,汉华不愿意卷入到这样的琐事中去。俗话说,术业有专攻,汉华擅长的并不是这方面的业务。

  关于这一套迂回的战术,何岚自然是不会说给克里斯托听的。

  “那么,我们可以在现在就签订未来租赁风电场的协议吗?”克里斯托迫不及待地问道。

  “当然可以。”何岚答道。“我们需要8个月的时间来建成这个风电场,装机容量400兆瓦。未来,我们会把建成后的风电场作价4000万美元,以租赁的方式交给你经营。你看这个价位是否合适呢?”

  “完全合适。”克里斯托大喜过望,即便是他自己建设,恐怕前前后后也要花费4000万。现在中国人垫着利息把风电场建好,再以4000万的价格租赁给他,实在是太优惠了。

  “对了,在我们签订下一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