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65章 农大教授上门来(求月票)_直播巡湖:开局邂逅白鱀豚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无人机在油菜地里搜寻了一番,再未见到第三只黄胸鹀,倒是又发现了一只蓝喉歌鸲,以及其他鸟类若干。

  石毅用无人机抽空拍了几张照片,发送给了周嘉兴,然后打了个电话:“周主任,今天在我家油菜地,发现了两只禾花雀。”

  “你家也发现了?”周嘉兴有些惊喜,“昨天乐溪村那边,也发现了两只,这可真是太难得了。”

  乐溪村,就是此前石毅和周嘉兴一起清网护鸟,救了一只猫头鹰的村子。

  石毅眉头皱了皱,有些担忧:“油菜籽快要收了。它们这会儿来,怕是要引发人鸟矛盾啊。”

  “哈哈哈,你放心,有办法解决了。”周嘉兴笑得很爽朗,“昨天收到消息后,镇里向上级申请了一笔资金,批准了。”

  说着,周嘉兴让石毅额外提供了一段视频,作为证据:“正好还没拿出正式方案,你们村就一并报上去好了。”

  石毅没想到还有这等好事,忙道:“那我请石建麒主任跟您联系。我们村种油菜的,可不止我们一家。”

  周嘉兴笑道:“你不说,我也会找他的。不过丑话说在前头,这个还要科学评估,不一定人人有份。”

  毕竟禾花雀就几只,加上蓝喉歌鸲,数目也不多,哪里吃得了这么多油菜籽。

  而且现在强调粮食安全,自给自足。这么大一片油菜不收割,既不合情理,也违反政策,行不通的。

  这些政策层面的东西,石毅是弄不明白的。

  他简明扼要地报告给了石建麒,随即便去了芦菇大棚,准备跟父母说一声。免得他们趁天气好,直接把收割机请来了。

  这会儿,石建军正招呼着雇工,在大棚里搬弄着菌棒,为他们营造良好的光照和温湿度条件。

  相比于石毅“彩光灯+加湿器”的操作,石建军这里的设备,无疑更加大型且专业。

  一個身着衬衫、西裤的中年男子,手里拿着个记录本,一边指导石建军他们做事,一边在本子上写写画画。

  见石毅进来,石建军忙给他介绍道:“林教授,这个是我儿子石毅。”

  “小毅,这位是省农科大的林启祥教授,来指导我们家种芦菇灵芝的。”

  石毅连忙问好:“林教授好。我爸在家里常常提起您,说您是我们家的大恩人。没有您的指点,我家芦菇是搞不成器的。”

  林启祥摆了摆手,谦逊道:“主要是你爸勤劳肯干,舍得钻研。我们教了这么多人,普通农户里,有这成绩的可不多。”

  石建军又给石毅介绍了另一位:“这位是杨春,你叫他杨哥,或者杨师傅,都行。他跟着林教授来的,到我们这观摩芦菇种植,估计要在村里住半个月。”

  这人大约三十出头,身材并不胖,脸上却肉嘟嘟的,看上去挺有亲和力。

  石毅又跟杨春打了招呼,这才将油菜地的事情说了。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