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章:美日同盟_弗吉利亚崛起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的关系也非常友好。但大英帝国一贯的大陆平衡政策,还是让英国政府对于这件事情有些为难。

  阿根廷战败后的赔偿是逃不聊,但到底赔偿多少,对阿根廷又该有着怎样的限制,也让大英帝国十分头疼。

  让阿根廷赔的少了,智利方面难免会不满意。但如果将阿根廷削弱的太惨,南美洲的南部智利就再也没有阻碍。

  等到智利消化完战争的果实,南美洲就直接变成了智利和巴西对抗。

  从目前的局势看来,智利方面有着优势,并不是没有可能一跃成为南美洲的霸主。

  就算短时间内对抗不过巴西,智利也完全可以继续压迫阿根廷,为自己的崛起积累底蕴。

  这在大英帝国看来是不被允许的。智利国内有着对大英帝国十分重要的硝石矿,这也代表智利这个国家的实力不能太过强大,否则很有可能会超出大英帝国的控制。

  阿根廷代表似乎也是明白这一点,从领土的谈判陷入僵持之后,阿根廷代表就多次求见英国代表,密谈了许久。

  终于在1913年11月20日,在大英帝国的建议下,智利和阿根廷双方各退让一步,都更改了自己的要求。

  最终的和谈结果也十分顺利,阿根廷同意割让以卡伦以东,圣塞瓦斯蒂安以北的土地,外加埃斯塔多斯岛,圣迭戈岛等岛屿,并且放弃所有争议地区的主权。

  虽然阿根廷最后还是割让了土地,但割让的都是型岛屿和土壤,对阿根廷来也算是能够接受。

  智利人虽然有些不甘心,但面对大英帝国的拍板也无可奈何。

  好在也算是获得了新的土地,给民间和媒体也算是有了交代。

  这次和谈仅剩的问题,剩下澳大拉西亚所要求的,阿根廷北部黑土地的地区,成立一个四国共管地带。

  澳大拉西亚之所以答应这次出兵,是为了阿根廷国内的黑土地。

  并且澳大拉西亚在之前就和大英帝国达成了约定,因此澳大拉西亚的要求,获得了协约国其他三大列强的支持。

  面对着协议国四大列强的共同要求,阿根廷根本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和谈良久之后,最终同意了澳大拉西亚的要求。

  阿根廷的黑土地主要集中在潘帕斯平原,这里的黑土地有个特点,基本都是红化黑土地。

  这种黑土地的表面是红色的土壤,红色土壤之下才是真正的黑土地,缺点是没有正常黑土地的土壤肥沃。

  而且这样的黑土地如果发展农业有个缺陷,就是容易造成水土流失,对土壤造成破坏。

  这对于澳大拉西亚来都不是问题。阿瑟所以想获得这片土地,就是为了短期内建造一个粮仓,为两次战争做好储粮准备。

  等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这片土地肯定要归还给阿根廷。

  至于所划定的共管的黑土地的范围,位于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省的沿海,以布兰卡港为中心,方圆数十平方公里的土地,被协约国正式租借,为期45年。

  期间,协约国四大列强可以在这片土地进行包括农业,畜牧业在内的各种经济作业,阿根廷不得有任何干预的行为。并且获得的一切成果属于劳作方,和阿根廷无关。

  这也代表着在未来45年内,这片土地可以作为澳大拉西亚的海外农场,为澳大拉西亚种植大量的农作物。

  当地的阿根廷民众也可以作为便夷雇农,澳大拉西亚需要坐享其成,就能获得大量的粮食。

  对于大量种植给这片土地带来的水土流失和土壤肥力破坏,这和45年后的澳大拉西亚就没有任何关系了。

  当然,为了保护自己在这片土地的利益,澳大拉西亚特地要求,要在这片土地派遣驻军,来保护澳大拉西亚企业和澳大拉西亚民众的安全。

  同时,驻军也能威慑阿根廷政府,让阿根廷政府约束好阿根廷民众。

  1913年11月27日,《悉尼合约》正式在澳大拉西亚首都悉尼签订,也代表南美正式进入和平阶段。

  在许多媒体和民众的见证下,英国,法国,俄国,澳大拉西亚,智利和阿根廷的代表,纷纷在这份合约上签字,也代表这份合约正式开始执校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