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79章 各国反应和战争的影响_弗吉利亚崛起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完全听从威廉二世的意见。威廉二世建议弗朗茨一世必要时可以对塞尔维亚采取防御措施,但奥地利首相贝赫托尔德认为,奥匈帝国哪怕只动用少部分兵力,都完全可以攻陷塞尔维亚。

  因此,奥匈帝国和塞尔维亚的边境不仅打的十分激烈,攻防战双方各有胜负,奥匈帝国一时也啃不下这块难啃的骨头。

  除了法国,德国,俄国奥匈帝国这四个已经交火的国家之外,英国和澳大拉西亚也不只是口头上的参战,相应的战略物资已经在疯狂运送到欧洲,英国和澳大拉西亚的远征军,也已经在紧张的筹备中。

  好消息是,俄国人在之前的两次巴尔干战争中,利用巴尔干出国购买武器的机会,为自己购置了一大批先进的武器装备。

  再加上在战争前,澳大拉西亚新一批武器装备的支援刚刚抵达海参崴港口,这也导致短时间内俄国并不缺少武器装备,扩军的进度也十分顺利。

  在拥有足够武器装备的前提下,俄国欧洲推土机的名号才能够充分的发挥出来。

  和其他几个欧洲列强相比,俄国拥有更多的核心人口,看着那庞大的伤亡数字,也不是太过心疼。

  目前的战争仍然只是六大列强的主场,其他的欧洲小国暂时还没有参与。

  按照历史上的进度来看,包括意大利在内的欧洲诸多小国,应该会在一年之内参与战争。

  但现在的局势和历史上不太一样,阿瑟也不敢保证,这些国家参与战争的时间会不会有所改变,甚至直接不参与战争。

  从七月底开始,两大阵营之间的战争趋势就成了全世界新闻热议的话题。

  而当战争真正爆发之后,全世界都轰动了。欧洲,美洲,亚洲,非洲,澳洲的所有新闻报道全部有关于这场战争。

  此时就算是美国总统爆出绯闻,也根本不能分走这场战争的热度分毫。

  毕竟这是一场关乎整个世界局势的战争,也是一场有关世界所有国家命运的战争。

  对于这样的新闻显得比较放松的,或许就只有欧洲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了。

  作为唯二没有参与战争的列强,因为美国远离欧洲战场,只要美国不主动参与,这场战争基本波及不到美国。

  这也导致美国人对于这场欧洲大战的态度是比较放松的,甚至许多新闻还不嫌事大,专门开设了许多专家板块,刊登各种专家关于这场战争双方胜算的评估,吸引美国民众购买自己的报纸。

  不得不说,这一招确实很有效。根据美国没有来源的报道,从七月底开始,美国的报纸销售几乎翻了个倍。

  这场战争不仅被美国人关注,哪怕在和战争没有任何关系的亚洲,吸引了大量国家的注意。

  如果说在亚洲中最关注这场战争的国家,那应该就是失去列强地位不久的岛国了。

  虽然这场战争看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