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851章 闪击波兰,俄国参战_弗吉利亚崛起录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军之后,德国大量的机动化部队顺着公路南下,目标直至华沙。

  因为机动化部队的移动速度很快,短短48小时的时间,军队将战线推进了超过50公里,华沙已经近在咫尺。

  阻挡在华沙面前的,是华沙北部的军事重镇普翁斯克。

  波兰第二集团军已经聚拢了残兵,波兰政府也在紧急运输东部战线的军队前往北部战线。

  这场闪击战让波兰军队猝不及防,也让正在关注这场战争的英法有些惊掉了下巴。

  在西线还能和德国军队打的有来有回的波兰,在北线战场几乎是全面崩溃的状态。

  波兰的骑兵面对德国的坦克没有任何办法,哪怕他们组织了多次英勇无畏的冲击,最多也只是给坦克身上留下一些或深或浅的划痕罢了。

  这些坦克的装甲厚度连重机枪的扫射都能够抵挡,更不要说这些骑兵单薄的进攻了。

  也正是西线战场和东线战场的两次骑兵和坦克的碰撞,才让波兰和其他国家明白,骑兵在战场上的作用已经被极大的减弱了。

  在面对装甲化部队面前,骑兵机动性的优势荡然无存。单从装甲化部队和骑兵部队的战斗力来看,骑兵也丝毫不具备优点。

  除了能够驰骋在山地和丘陵等特殊地形之外,骑兵再也没有任何优点。这一点可以被大量的空军弥补,这也代表着在这场德波战争中,波兰人引以为傲的骑兵,实际上没有丝毫的作用。

  直到这时,波兰人才感觉到了真正的慌乱。

  北部战线已经崩溃,西面守不守得住已经不重要了。华沙一旦陷入危机,波兰政府就只有两个选择,要么后撤,要么投降。

  察觉到严重危机的波兰政府,立即联系了正在观望的英国和法国,要求法国人履行自己的承诺,加入或者干涉这场战争。

  德国人也明白必须要速战速决,否则英法一旦加入,这场战争很有可能演变为全欧洲的大战。

  1935年10月21日,德国政府动用空军大量向华沙投放了劝降书,要求波兰民众放弃抵抗,德国军队绝对不会残害俘虏。

  与此同时,德国军队距离华沙只有不到30公里的距离,华沙已经岌岌可危。

  为了尽可能拖延时间,波兰政府一方面催促英法快点做出决定,一方面下达了自波兰重新独立以来,最可能影响波兰局势的决定,那就是迁都。

  具体迁都到哪呢?波兰是一个中欧国家,除了立陶宛王国这个附属国家之外,再也没有任何海外领地。

  而且波兰的面积也不大,最终波兰政府选择迁都的目标,也只是华沙东南160公里之外的卢布林。

  值得一提的是,卢布林距离波兰和俄国的边境只有几十公里的距离。

  这也代表着对现在的波兰政府来说,他们已经把德国视为最大的敌人,威胁程度远在俄国之上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