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9章 内忧外患的大庆_谁说女子不如男!一身官袍立朝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因为不太熟,他们便从互相问籍贯、表字之类开始聊天,之后才渐渐聊开。

  贺临还挺喜欢和俞光友聊的,他性格比较直,没什么心眼,不像官场上那些人精,和俞光友讲话,不用担心自己哪句话没说好就被误会从而得罪对方。

  “俞将军……”

  “诶,贺大人不必多礼,叫我表字鸿渐便是。”

  鸿渐是俞光友的表字。

  “让我不必多礼,鸿渐兄倒是也别叫我贺大人啊。”

  “好,我那之后便叫你长赢?长赢……你这表字取得好,若我剿倭也能如你这字,长长久久赢下去就好。”

  俞光友原是不习惯文官的,他在军营呆了多年,总是被文官压着,关键压着就压着,这些文官还不作为。

  但他与贺临的聊天感觉还不错,贺临很洒脱,不像一些文官很多事,而且秦渊既然说贺临是好官,俞光友便丝毫不会怀疑。

  贺临望着不远处一个大柱子,感慨了一句:“是啊,若剿倭也能长长久久赢下去就好。”

  那柱子是这间二堂的支柱之一,上面有不少刀痕,先前参观州衙的时候,卢同知说这是前些年倭寇入侵,冲进漳州州衙打杀留下的。

  贺临的感慨也就维持了几秒,很快她正色起来,看向俞光友:“鸿渐兄,你既已上任漳州卫指挥使好几日,对漳州卫或有一定了解吧?”

  庆朝实施卫所制度,除中央以外,各地都有建立卫所。

  一个都指挥使司管若干个卫,每个卫又管着若干个千户、百户所。

  “我考中武举人之后便被调来了福建,虽然只是卫所里管后勤的,但正因为如此,附近卫所才有所了解,长赢兄想问什么便问。”

  “若是倭寇入侵,以现在漳州卫的能力,能否将其围剿?”

  “要看对方人数多少。”

  “三千呢?”贺临给了个保守的数字。

  俞光友为难的看了她一眼,摇头:“难,但要是不出击,据城守卫的话,还是有一线希望。”

  听到这贺临人都傻了。

  按照规制,一个卫里的兵力大概是五千六百人。

  结果面对三千的倭寇,根本没法出击?三千人只是她的保守估计啊!

  见她一脸震惊,俞光友叹了口气,“长赢兄,你是不知,虽然按照规制,一个卫里的兵力是五千六百人,但我上任之后清点过,漳州卫里缺额起码半数以上,鉴于我朝实行世兵制,剩下的兵里,还有很多老弱病残。”

  世兵世兵,世世代代皆为兵。定了军人户口的人,以后的子孙都会被强制当兵,并且是从成年干到退休,父死子继。

  这个制度是太祖定的,起初作用挺大,既保证了庆朝充足的兵源,又大大减轻了财政的负担。

  为什么兵源充足还能减轻财政负担?那是因为世兵制会配合屯田制一起使用。

  所谓屯田制,就是官府会划出一些田地,专门给这些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