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章 财能叫人换颜色_大明:捡到太孙,我教出千古一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章财能叫人换颜色

  但凡一国,短则几十年,长则数百年,在此期间就一定会有大型工事修筑。

  大明同样如此。

  在大明开国之时,朱元璋定都应天,欲阔修应天城。

  可当时大明刚刚经历了长久的战乱,一切都百废待兴,仅有的钱粮都是从元朝的宫殿里搜刮出来的。

  要修建应天城就要征发民夫,朱元璋本是穷苦出身,是不愿让老百姓去白做苦力的。

  而要给百姓们发放做工的钱粮,对大明朝廷来说又是一件难事。

  但彼时的朱元璋清楚,天下刚刚稳定,修建宫城就算不给百姓们发钱,工粮必须管够!

  不然百姓们如何会认他这个新的领导者?元朝灭亡的意义又在哪里?

  可那时朱元璋这地主家里也没有余粮,只能整日为此事烦心,一国之都怎能满目疮痍,破破烂烂的?

  恰好当时有一名商人,名为沈万三,此人家中钱财无数,堪称富可敌国!

  但因为元末大乱之时,沈万三的主要经商地在苏州,曾资助过同在苏州的张士诚的大周政权而落下话柄。

  还曾在朱元璋攻张士诚,攻克苏州之时,给城中的张士诚资助钱财,让在苏州固守了八个月之久。

  之后朱元璋平定天下,黄袍加身,沈万三见形势严峻,主动找了上来,愿意拿出钱财来资助朝廷修筑应天城,这才解了朱元璋的燃眉之急。

  据《明史》记载,最终应天宫城修建完毕,其中超过三分之一的花费,用的都是倒霉蛋沈万三的家产。

  其中到底是沈万三主动找上门要求出钱出力,还是朱元璋举着大刀吓唬了沈万三,没人能说清楚。

  但有一件事是显而易见的。

  朝廷一旦要修建什么工事,那花销真不是一般的大,劳民伤财有时也成了无奈之举!

  因为工业落后,修筑工事就要用大量的劳动力,而这些劳动力都是要吃饭的。

  若是朝廷心狠一些,不管百姓的死活,这问题也就没了,不过在位的皇帝一定会落得一个暴君、昏君的骂名。

  朱元璋肯定是不愿意被后世子孙指着骂的,他要做一个明君!

  那这问题就不得不解决。

  如今应天城是修建完了,可以后难免还是会修建其他工事,大兴土木,到时候大明的朝廷有足够的钱粮吗?

  以此时的国库状况来看,还真不一定。

  一个国家需要开支的地方太多了!

  官员的俸禄、宗室藩王的俸禄、各地方赈灾、军队行军打仗……

  现在大明只达到了能平稳运行的标准,离盛世还有很大一段距离,要想无压力的修建各种工事根本做不到。

  而此时曹玮的齿轮组和滑轮组,让朱元璋心头一热!

  正如曹英所说,这齿轮组和滑轮组能大大的节省人力!

  节省人力,就意味着能节省朝廷不必要的开支!

  这是利国利民的神器啊!

  “咚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