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6章 玻璃制成了,灯泡还远吗?_大明:捡到太孙,我教出千古一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76章玻璃制成了,灯泡还远吗?

  “很好,能得到陛下夸奖,说明你们做的不错,看来以后制造局都不需要我这个甩手掌了,”曹玮笑着说道。

  “大人日理万机,我二人只是为大人鞍前马后罢了,断离不得大人的。”宋平说道。

  赵恒点了点头,“没有大人,就没有今日的制造局,就没有今日的我俩,我二人又岂敢居功自傲?”

  看得出来,即便是现在宋平和赵恒在朝中任职,也依旧对曹玮死心塌地,恭敬的很。

  曹玮无奈的笑笑,“这些话不必多说,我都看在眼里,你们能为朝廷尽力,为大明做事就够了。”

  宋平又一拱手,

  “我俩一直将大人视作榜样,然,自知穷尽毕生之力也不及大人十之一二,只愿多闻大人教诲。”

  自从火炮制造厂建成开工以后,制造局运行恢复稳定,宋平和赵恒也像效仿曹玮,改进军中器械。

  他们拿来连发火枪,想要将其改进成可以射击次数更多的火器,但冥思苦想了数个月,却一点头绪也没有。

  将连发火枪的弹巢容弹量增加?

  那枪体就会臃肿不堪,设计也要繁琐上许多。

  将弹巢内子弹改小……威力又会大打折扣……

  至此他们才明白,曹玮能将大明原本的火铳改成如今的连发火枪需要怎样的智慧。

  于是两人对曹玮的钦佩与折服也更上一层楼,近乎到了痴迷崇拜的地步。

  曹玮也发现了他二人的态度变化,只不过他没多想。

  将制造局的近况大致了解之后,曹玮便准备着手制造灯泡。

  现在钨矿石有了,那制造灯泡的主要原料就剩玻璃了。

  而此时的大明是不能自主生产玻璃的,大明国内一应琉璃器具,主要都是靠和西域流通往来。

  直到朱棣做了皇帝,马和成了郑和奉命下西洋,“三保太监郑和曾携西洋烧玻璃人来”大明才开始大规模自主烧制玻璃。

  可惜的是曹玮之前让马和出海,只让他寻找各类作物,却没注意这一点。

  不过对于曹玮这个穿越者来说,研制制造玻璃的方法也不是太难,无非是将沙子细筛过后,加热再冷却就得成了玻璃。

  自然界也有天然的玻璃,熔岩骤然冷却之后的黑曜石和玻璃其实就是一种东西,只是透明度天差地别。

  脑中回想了一番制造玻璃的流程,曹玮让宋平去找来些沙子。

  对曹玮的要求,宋平自然是无条件服从,离开之后不一会儿,就带人推来了一小车的沙子。

  “大人,这些沙子可够?”宋平问道。

  曹玮点点头,“应当够了。”

  随即曹玮让人找来筛网,将这些沙子细筛出来。

  然而要制作玻璃,还需要纯碱、碳酸钙、硝等物质混合其中。

  对此,曹玮记得一种生长在沼泽地或者石块岩石旁边的盐麦芽可以提炼出纯碱。

  大明作为农业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