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4章 孰真孰假?_大明:捡到太孙,我教出千古一帝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54章孰真孰假?

  道衍的眼底闪过一丝眼看着鱼儿咬钩的戏谑,但他却摇了摇头,“此人的身份贫僧不能说,否则会给贫僧和燕王招来大祸,但是殿下要清楚一点,此人回归之日,便是天下大定之时,介时你我都要做那俯首之流。”

  朱允炆的眉毛立时竖了起来!眼中凶光乍现!

  “大师既然有意知会于本宫,又何必遮遮掩掩?你来找我,想必也是不希望看到那人能回来,何不与本宫合作,除掉大患?之后,本宫再与燕王一分高下。”

  道衍故作叹了口气,“那人来头太大,贫僧身份低微,不敢染指,且燕王曾警告过贫僧,不可对那人不利,今日贫僧来将这消息通告于殿下,已经是行走在刀尖之上,还望殿下见谅。”

  “不过……虽然贫僧不好出手,但以殿下如此尊贵的身份,想来是无虞的,殿下……可见机行事,今日贫僧言尽于此,之后要做如何打算,还要看殿下……”

  这番话说完,道衍深深一揖首,念了句“阿弥陀佛,”便拨着念珠,转身离开。

  朱允炆忽然张口叫住了道衍,“大师,可否再给本宫一些提示?”

  “终一日,十年如梦惊觉醒,原来沧海已桑田……”

  道衍没有回头,只是念了一句莫名其妙的诗之后,继续抬脚离开。

  朱允炆没有再出声了,他知道这或许已经是道衍的底线,但……

  “十年如梦惊觉醒,原来沧海已桑田。”

  这诗是什么意思?

  十年?

  沧海桑田?

  朱允炆云里雾绕的摸不清道衍的深意。

  他一路想,一路走,回到寝宫之后,依旧不得其解。

  想来也是,朱允炆怎么会想到十年前死去的兄长朱雄英会再次重现于世?

  人死不能复生这个观点牢牢的束缚着朱允炆,导致他连一丁点都没有往那方面去想,或许是想了,但又立马被自己否定……

  这种事,太荒诞了,不是吗?

  时至酉时,吕氏来了,她吩咐下人去准备膳食。

  自从太子朱标薨毙之后,吕氏和朱允炆母子都会在一起吃晚饭,从未间断。

  一来是两个人吃饭不会那么冷清,二来是朱允炆会将一整天所做的一切事情说给吕氏听,让她出谋划策指点一番。

  在这个皇宫里,十五岁的朱允炆最信任的也就只有他的母亲吕氏了。

  “今日去给你皇爷爷敬茶了吗?”

  吕氏曾经叮嘱过,无论是什么情况,都不能影响朱允炆每日去给朱元璋奉茶敬安,这样最能将他的孝心体现出来,朱允炆也牢记吕氏的教诲,每日去给朱元璋奉茶请安,风雨无阻。

  “去过了,母亲,只是皇爷爷当时在批阅奏疏,孩儿没有久留。”朱允炆答道。

  吕氏点了点头,“嗯,去了就好,不打扰伱皇爷爷是对的。”

  朱允炆心不在焉得顺着点了点头,而后又问道:

  “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