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40章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_苟道不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第140章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离开了这处摊位,孟周又在别处逛了起来。

  也遇见几个售卖各类传承玉简的,但孟周并没有继续入手的意思。

  倒是各类轶闻札记,古旧典籍又买了一大堆。

  实践证明,虽然他在询问的时候摊主都喜欢将这类典籍当成各类玉简传承的添头,不会单独售卖——因为价格太低,叫不上价,贵了没人要,贱了摊主自己不乐意。

  但只要他铁了心只买这类书籍,摊主也绝对不会说“不卖”。

  而且,价格还贼低,至少,以他现在的眼界来说,确实如此。

  逛了一圈,将能入手的书籍全都入手了一套,总共也才用出去一枚上品灵石。

  在这过程中,孟周也发现了一些有趣的套路,凡是涉及修炼的,无论是法术还是别的秘术,又或者某些职业技能,都是被摊主提前刻录在一次性的传承玉简之中。

  购买者使用一次之后,传承玉简就会破碎。

  虽然摊主并不会与顾客订立“禁止扩散”的契约,但在购买者将玉简中的传承法真正掌握之前,是不可能将其中信息清晰、准确的转录到玉简中拿去售卖的。

  另一方面,在其本人都没有准确掌握的情况下,是无法用指道心立誓的方法给他本人制作的传承玉简做“安全背书”的。

  而在这种黑市交易中,特别是这类修行法门,安全性重于一切。

  所以,虽然没有“禁止扩散”的限制,但这样的方法却实际上在短时间内确保了摊主在三川塬这片区域、在这类法门上的独家垄断性。

  等到其他购买者陆续学会并掌握这些修行法门,最美的头汤早就被第一个售卖者喝完了。

  接下来,就是这类修行法门的价格大跳水。

  不说烂大街,和白菜价也不会差太多。

  反正有灵石就能买。

  仔细想想,所有修行法的扩散,其实都遵循着类似的规律。

  哪怕最严格的指道心立誓,只要获得传承的人数足够多,随着时间流逝,这类法门总会慢慢的扩散开来的。

  最典型的例子,当一个人即将寿终正寝、身死道消之时,道心誓言的约束性也就和没有差不多。

  到那时,传不传播,只在于立誓者本人内心的道德坚守了。

  自己通过张卫在和信楼那里购买的,记录了足足十二中二阶法术的传承玉简,总价值才也才花了一百颗中品灵石,也就是一颗上品灵石。

  难道是穿墙术、云雨术、和风术、焚江术、落雷术,甚至是望气术、震魂术的威力和档次不够吗?

  只能是因为这些法门早就扩散开了,只要多费些心思都不难找到。

  而且,因为充分竞争的关系,价格也都不太高,要是不将它们“打包”在一起,连一颗上品灵石都卖不出来。

  也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在花“重金”购买了两枚传承玉简之后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