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4章 国之重臣_衣冠不南渡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华没想到,皇帝居然还能为了这样的事情而沾沾自喜。哪有人会因为自家名士打起来了而感到欣慰呢?那可是太学啊!这简直就是有辱斯文!张华再次问起了情况。这次打起来主要是因为郑王之争。郑学跟王学争斗了很多年,但是原先并不算很激烈,大概是因为影响只是局限在学术范围内。可如今就不同了,这关系到了官学的正统性上。当谯周重新拿起了荀子的诸多主张来反对当今的玄学理论,甚至准备砍掉郑学的立足之本时,双方的矛盾顿时就加强了很多倍。王肃过去的理论,哪怕是被皇帝所接纳,也只是会压制郑学,可如今的理论体系一旦确立,那就不是压制,而是要被消灭了。孙炎已经开始召集自己在各地的弟子们和好友们,准备将这些无君无父,眼中没有天命的家伙给打倒。谯周不擅长言辞,架不住他背后有人撑腰。曹髦是偏向谯周的,在曹髦的带动下,谯周得到了很多无形的力量,远不是明面上只有荀家支持那么简单。太学的夏侯和,钟毓等人,实际上都是偏向谯周的。他们本人的想法未必是偏向谯周,但是立场一定是在那边的,不然他们也坐不到如今的位置上来。曹髦并不着急。想要在此时进行一场彻底反宿命反天命的学术变法,这是几乎不可能的。主要是自己没死,要是自己被当街所杀,过上百余年后,皇帝被人按着龙椅上殴打,这种宿命论或许会削弱很多但是如今,曹髦的杰出表现只会加强这种宿命论。但是,上下皆迷信的局面是一定要改善的。玄学的蔓延一定要被遏制!曹髦看向了一旁的张华,“谯周作为大名士,居然带头闹事,这实在是不妥,你可以多去劝阻他。”张华问道:“那孙炎等人那边?”“他们那边也会有人去劝阻的。”“让刑部尚书魏舒前去吧。”“唯”“这样的事情,能处置的你就自己处置,不必事事都来告知。”曹髦很明白,虽然这治国思想也是大事,但并非是最重要的大事,当今庙堂的当务之急,还是抓紧时间来干那些世家大族。此刻,杜预也是按着陆抗所提出的建议,正式的提出了上奏。也就是由庙堂来雇佣那些佃户,进行建设和开垦。这提议一出,就将洛阳内闹得沸沸扬扬的学术大事给压下去了。庙堂花钱来用人,这还是过去不曾出现过的事情,不少大臣都觉得这有些荒谬,向来都是百姓给庙堂拿钱,怎么还有庙堂给百姓拿钱的呢?况且,国库经得起如此折腾吗?因为这件事的争议太大,曹髦最后都只能开朝议来商谈这件事。曹髦坐在上位,打量着坐在自己左右的那些衣冠楚楚,道貌岸然的大臣们。他们看起来当真是一个比一个要正义。在赏田令的问题上,他们是不愿意站出来的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