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三零章 荷兰人的好意_1635汉风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求量的增多,绘有所需器型、纹样的画本图样取代了模型,极大地推动了定烧瓷的生产。这些瓷器“式多奇巧,岁无定样”,随欧洲市场的潮流而不断变化。

  据后世保守估计,在整个17世纪,荷兰东印度公司大约从中国进口了超过1500万件瓷器销往欧洲和亚洲各国,而东印度公司从中也赚取了海量的贸易利润。

  但是,随着1644年满清入关,大明政权崩塌,整个国内陷入无序的战乱当中,荷兰东印度公司获得的瓷器是逐年减少,直至到这两年时间,趋近于无,让荷兰东印度公司顿时失去了这一项利润最为丰厚的商品,为此郁闷不已。

  如今,神奇的汉洲,竟然可以烧制出与大明一般无二的的瓷器,如何不让瑞克·沃尔夫为之欣喜。

  “你们汉洲每年可以生产多少件瓷器?能否按照我们的提供的模型和图样进行定制烧制?”沃尔夫将那件青瓷轻轻地放在桌桉上,看着许玉昌,“另外,这价格如何协定?”

  “今年我们可以为你们东印度公司提供五万到八万件,到了明年,数量可以达到十五万件以上。”许玉昌笑眯眯地说道:“对于你们东印度公司的定制烧瓷,我们也可以完全做到。至于价格嘛,我们双方之间可以针对不同类别的瓷器,进行深入的讨论和协商。但我可以保证,你们东印度公司将我们生产的瓷器运回欧洲市场,一定会获得令人羡慕的巨额利润。”

  沃尔夫闻言,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欧洲大战结束,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空前繁荣,对于来自远东地区的香料、生丝、丝织品、漆器、家具、糖、药材、布匹、钢铁等产品,有着旺盛的需求,一些国家的王室和贵族,更是对于来自东方的瓷器、景泰蓝、珠宝、丝绸、钻石(来自印度)等奢侈品有着迷般的热爱。

  而这大部分商品,汉洲居然都可以提供,虽然数量还没有此前明国那般巨大,但也能暂时性地填补市场缺口不是。

  “亲爱的许,有了瓷器这种商品,我认为,我们东印度公司与你们汉洲之间的贸易额,在原有的基础上肯定会大幅增长,或许很有可能翻一番。”沃尔夫微笑着说道:“我们双方之间的商贸联系也是更加密切和深入。我觉得,在政治和军事合作上,我们也可以进一步维持这种合作关系。”

  “嗯?”许玉昌一愣,说得好好的贸易合作,怎么又扯到政治军事方面了,你们东印度公司想要做什么?

  “亲爱的许,我听说你们汉洲在明国境内和沿海海域,与郑芝龙将军发生了激烈的冲突,是吗?”沃尔夫脸上带着一丝意味不明的笑容,直直的看着许玉昌。

  “嗯,我们齐国在大明境内是与那郑芝龙爆发了直接战斗。但这对我们齐国丝毫没有影响,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