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四零章 印度的“四方来客”_1635汉风再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时聚集在一起,合作抢一把,然后再行分赃。

  而到了印度附近海域时,商船还会撞见阿拉伯海盗,或者西洋海盗。那些阿拉伯海盗会经常袭击那些前往朝圣的印度船只,至于偶尔遇到的商船,自然也是他们下手的目标。

  至于零星遇到的西洋海盗,那情况就有些复杂了,从遥远的欧洲来到印度洋的商船,可能都是怀着一夜暴富的心思,进行着危险性极大的远洋贸易。但若是遇到好的机会,这些装备了十数门火炮的武装商船也不介意客串一把海盗。毕竟获取巨额财富的成本,可能仅仅是数十颗弹丸、几桶火药,或者几条卑贱的生命。

  在西洋海盗之中,尤以英国海盗最为猖獗,据未经证实的传言,每一艘出港的英国武装商船都曾获得过私掠许可证,可以肆意攻击和劫掠他们认为有重大价值的商船,然后还可以将劫掠而来的商品和船只公然在伦敦进行发售。

  数年来,印度商社最大的风险来源,除了海上风暴造成的沉船事故外,就是从马六甲海峡到印度海岸所遭遇的海盗袭击。而此次装运了大量贵重商品的两艘商船,为了避免非必要的损失,便求助军方,希望得到水师舰队提供战船护航。要不然,真遇到了海盗,难不成还要将船上贵重商品全部都抛入大海?那印度商社可要亏得吐血!

  2月11日,船队一行抵达大西岛(今马六甲海峡西侧的大尼科巴岛)的安化堡(今大尼科巴岛东部小镇登拉)。

  这处据点于四年(1647年8月)前建立,但并不在齐国政府控制之下,而是完全属于印度商社旗下的固定资产。因而,这处据点的建设就显得有些比较寒酸。方圆不到三百米的堡垒寨墙,仅用巨木和夯土混搭构建,至于堡垒里面,除了十余栋砖石水泥修建的总管府和仓库外,剩下的均是简陋的木屋。

  安化堡目前人口只有一百多人,除了少量的安南人和日本人外,最多的就是宣化岛(帝汶岛)土人和爪哇岛土人。当年最早一批的六十多名建设者,如今剩下不到五个人,来自安南的阮椿就是其中之一。

  虽然作为安化堡总管,阮椿在大西岛上可以一言而决,甚至可以任意处死不服“王化”的土人和当地土著,但遇到了本土来的商社掌柜后,他则立时收起平日里凶狠的面孔,转而露出谄媚的笑容。

  “何掌柜,这是准备给安化堡增添人口,还是只在此稍事停留休整?”阮椿见到有数十个明人面孔的男子一脸颓然地软到在码头上,不由好奇地问道。瞧着他们的模样,也不像商社招揽的武装护卫。

  “都是从大明俘虏的八旗汉军。”何春茂瞥了一眼那边的情形,不以为意地说道:“上头准备将他们全数发配至偏远地区罚做苦役,咱们商社为了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