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4:皇后陛下_金丝笼牡丹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八月十三日,辛酉,皇帝携群臣至宗庙祭拜,告之祖先得嗣之事。

  皇太后命宫中膳房制糖水喜蛋五千枚、羊肉馅牢丸五千枚,又因中秋和太后寿辰将近,再加上月团喜饼数千枚、糖丸果子上万颗,赐予朝臣和京内百姓同沾喜气。

  这个八月里,整个上都都笼罩在一片蒸腾的喜气热闹之中。

  八月十四日,壬戌,皇帝下诏赐皇长子名曰“聿”。晏旻聿。

  封皇长子为邕王、授北都大都督职,又封他为两浙观察使、徐州、兖州、宋州三地节度使,在他头上加了一堆洋洋洒洒的称谓。

  其实这个“聿”字起先在《说文解字》等书中是没有什么太重要的意思的,学士们献给皇帝挑选的那些字中多有更好的、更贵气些的字,他们起先还不明白皇帝为何会给皇长子取了这样一个看似轻率的字。

  但皇帝解释道,这是取太祖皇帝夺天下时所设的“聿营骑”之意。

  聿,本有轻疾之意。魏室太祖皇帝打天下时候多用的是速战速决的追击战,他手下最出名的就是轻骑兵,有一队由太祖皇帝亲手组建起来的亲信卫队便叫作“聿营骑”。

  甚至于在当年,第一群攻入现今魏室都城的兵士,就是这一群人。

  听得皇帝如此解释,这个轻飘飘的“聿”字又似有千斤之重,叫人私下不得不细细思量起来。

  八月十五,中秋,癸亥。

  既是中秋宫宴,又是皇长子的洗三之日。

  皇后仍在月子里修养,并未出席皇长子的洗三礼,但是皇帝倒是抱着儿子和皇太后出席了宫宴。

  正巧就在宫宴上,小邕王在婢子怀中哭了几声,群臣纷纷赞曰邕王殿下有虎啸龙吟之气,皇帝虎岁得龙子,本就是天大的喜事。

  皇帝从婢子手中接过邕王,才三天的小皇子在他怀中顿时就不哭了,还缓缓地睁开了眼睛,好奇地打量着面前的一切。

  宴上,皇帝再封邕王为皇太子,赐太子居甲乾殿,命天下日后皆称皇太子生母为“皇后陛下”,又当场点了好些有资历的臣官们担任太子的老师,来日辅佐和教导太子聿启蒙之事。

  从皇子到亲王,从亲王到太子,这条路,他父亲晏珽宗走了二十多年。

  而他只用了三日。

  他出生的第一日是皇子,第二日是邕王,第三日就成了储君皇太子。

  历朝历代都再难寻出其二来。

  归根结底,首要原因不是因为他有了个好父亲。

  而是因为他投胎在他父亲唯一挚爱的女人的肚子里。

  子凭母贵罢了。

  殿内在一瞬间寂静了片刻。

  还不等有哪个头铁的敢出来劝阻一二,皇太后就抢先开了口:

  “自古帝王皆以传位于嫡子视为上天赐予的福泽和祥瑞之气。今陛下好不容易得了嫡子,又是第一子,贵重之至,日后自然是这嫡子继承大业。在皇长子年幼时便加封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