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67章 秦王刘封,孙权求饶_三国从救糜夫人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在吴国给汉国的奏表中,孙权难得用很是敬慕的语气,称呼刘封为:关中王。

  关中王这个称呼。

  在秦汉历史上其实并没有真正出现过,唯有的记载,就是秦末反抗暴秦之时,霸王项羽与诸将约,先入关中者为王。

  由于最后先入关中的是刘邦,项羽这个誓约,只能食言而肥。

  后来,刘邦被封为汉王,封地换到了汉中那一个四塞之地,项羽为了防备刘邦,三分秦地,也就是关中地,封立章邯为雍王,司马欣为塞王,董翳为翟王。

  这三个王围着刘邦封堵,最后被张良“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计策所骗,刘邦突入关中,由此西向开启四年楚汉相争序幕,在打败了项羽之后,刘邦就以汉王的汉为凭,建立汉国。

  刘邦从相约关中王起,成就一番皇帝大业。

  刘封要是也想当皇帝,那肯定会接受关中王的名号。

  抬高刘封的地位,对孙权来说,好处颇多。

  一方面能够赢得刘封的好感,从蜀汉最近请求刘封封王的舆论声势来看,这里面肯定有刘封的意思,最起码他没有表示反对。

  这个关键的时候,需要有一个众望所归的人来推动这一切,遍数三国诸侯,谁有孙权有地位、有声誉?

  另一方面,能够化解江夏之战以来的对立局面,蜀汉占领江夏郡后,东吴方面虽然重新启用陆逊、朱然等名将坐镇武昌,但明眼里都看得出来,吴国的战略主动权已经失去,接下来刘封不打武昌,那是顾念孙尚香的面子。

  前些天,刘封举兵征伐关中,汉军连续夺取魏国诸城的消息,接二连三的传到江东,让孙权越发的坐立难安。

  魏吴蜀,这是之前孙权及江东众臣,对三国实力的排名。

  现在,随着刘封占据关中,三国的名次排名变成了:蜀、吴、魏。

  当然,这是江东君臣的看法,要是换到了魏国,那肯定是不认的,刘封的蜀汉军强大,魏国朝堂这一点无法否认,但要说他们魏国比吴国弱,那是天大的慌言。

  作为一个优秀的君主,最急需的能力是厚脸皮、不要脸。

  高祖刘邦就是最成功的范例,曹操、刘备,均是脸皮厚如城墙的诸侯,孙权在各方面,虽然稍弱一点,但也相距不远。

  面对汉盛魏衰的大趋势,孙权审时度势,终于决定抛弃大魏吴王的羞辱称号,向蜀汉抛来的和平的橄榄枝。

  鉴于蜀汉已经强过东吴甚多,孙权这一回的奏表中,也不再贬低的称什么蜀,而是真正的承认,刘备建立的蜀汉政权,就是大汉的继承者。

  在薛综正式出使汉国的同时,孙权也是拉下脸来,连着给孙尚香去信,想要再叙一叙兄妹之情,但结果却是让他倍感失望。

  不仅孙尚香闭门不理他的使者,就连女儿孙鲁育,也是一样的态度。

  吃了几次闭门羹后,孙权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