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025章度量衡_我在良渚当国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米为半径,在铜尺上连画十下,将一分米复制十次,就是一米了。

  他用纯铜铸造了一把米尺,打磨光滑之后,刻上刻度,在刻度槽里镶上锡。

  这把尺便是标准尺,并不日常使用。

  他又铸造了几把木工用的三角尺。

  这才是日常使用的尺子。

  做木工当然也少不了锯子,凿子,刨子,钻子,以及墨斗。

  墨斗需要墨。

  叶青便从陶鼎上刮下烟灰,和上水,加一点点稀释的鱼鳔胶,便是简单的墨了。

  凿子和刨子制作难度不大。

  铸造上难度最大的是锯子。

  模具没什么问题,问题在于锯齿铸造时,由于金属液的表面张力存在,很难铸造出细小又锋利的尖牙。

  如果靠打磨的话,花的功夫就太大了。

  最后,叶青想了一个笨办法。

  他铸造了一把专用的特大号剪刀,将铸造成锯条形状的铜板,野蛮粗暴地用这个特大号剪刀剪出锯齿来。

  木工上,制造难度大的是手工钻。

  钻头难度不大,难在钻身,需要灵活转动,又不能过于松垮。

  手工钻又有两种类型,弓绳钻和陀螺钻。

  陀螺钻有局限性,只能正立着钻孔。

  弓绳钻适用性强,但制作起来难度就要大一些。

  ……

  各种工具准备好之后,叶青开始做木工。

  首先需要制作的农具便是犁、耙、耖(chao)。

  这是水田三大件。

  青铜铸造的只是犁铧和犁壁,还需要辕、梢、底、箭、槃、轭等木制部件。

  牛轭就是套在牛脖子上的,现有的牛轭粗制滥造,需要重新制作。

  不然,费牛。

  部落使用的犁是直辕犁,叶青直接抛弃,制作后世的那种曲辕犁。

  叶青选好木材,用墨斗弹出大致的形状,直接让几个族人用锯子和斧子进行粗加工。

  曲辕犁,创新的地方在于曲辕。

  找到天然弯曲度合适的木材比较难,叶青便用有树枝分叉的木材代替,去掉Y字形树杈的一个分叉,剩下一个叉和主干,便是一个完美的曲辕胚子。

  耙的结构简单,左右两根前段微翘的直木,中间是前后排列的两块木板。

  耙齿便装在木板上。

  困难便在装耙齿上,耙齿多呀,需要凿的孔便多。

  耖的难度也是在安装耖齿,使用时,耖齿受力情况比耙齿强得多,为了防止安装耖齿的横木开裂,叶青还在耖齿中间的空档,间隔着套上铜环进行加固。

  犁耙耖准备打制50套,为此,叶青将族人分成几组,进行流水作业。

  一组专门负责木料粗加工。

  一组负责抛光。

  一组挖削榫卯。

  还有一组负责安装。

  叶青的工作没有人能代替。

  他拿着墨斗和三角尺专门画墨线。

  树木加工成毛胚料需要画线,抛光后的部件挖削榫卯需要画线。

  族人看着叶青画出的各种墨线,不明觉厉。

  叶青废了很多口舌跟他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