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0087章大坝开建_我在良渚当国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易的路来,以便板车通行。

  河边多是滩涂草地,树木灌木少,600人齐动手,将坑洼的地方填一填,路也就成了。

  走走修修,当晚在路上露宿了一夜,第二天中午也就到了目的地。

  第一步,盖屋。

  队伍中全是青壮劳力,做起事来也很快,伐木,埋柱子,架梁,一个下午时间,一片房屋的木头框架便搭了起来。

  没完工的屋顶也不准备盖茅草。

  第二天,叶青让族人砍伐了大量的小腿粗细的竹子来,然后对半破开,去掉竹节,将这些破开的竹子一正一反地相互咬合着平铺,然后用绳子固定在屋顶上。

  这就是瓦了。

  一根破开的竹子,从屋顶直到屋檐,就是一整块长长的瓦。

  这比盖茅草简单快速的多,防漏效果也要好的多。

  至于墙壁,用细竹子或是竹板编。

  虽然竹子和固定用的绳子不要多少时间就会枯朽,但对修建大坝的几个月时间来说,足够用了。

  只是,这新建的屋子不能再叫茅屋,要叫竹屋了。

  又引来山泉水,解决了饮水和洗漱用水问题。

  至此,住宿问题算是解决。

  大坝开建。

  渚水出山口,是两座山体中间的一个峡谷。

  渚水便从这条峡谷中奔流而出。

  峡谷两侧的山体,并不是很陡峭。

  这一处,渚水本身的河宽并不是很宽,只有二三十米的宽度。

  然而,从河边开始往两侧延伸的山体,到了10多米的高度时,两个山体之间的宽度,已经接近500米。

  而叶青所设计修建的大坝,总体的高度便是10米。

  这条大坝总体设计是,坝顶的宽度是10米,大坝的底部宽度则是30米,坝顶的长度500米。

  这样算下来的话,整个大坝的土方量,10万方。

  当然,河两侧有部分现成的山体可以借用,也是能节省不少土方量的。

  平摊下来,每个族人需要成完成的土方量在200方左右。

  如果按照每人每天挖掘十方土计算,200方土就需要20天。

  再加上需要搬运土的时间和夯筑坝体时间,以及铺设内侧防水的石头坡面,预计所需要的时间,可能要三四个月。

  内侧的防水坡面,叶青准备铺设一层比较厚的石头,以防止水浪侵蚀和冲刷坝体。

  这就需要用到不少的石头。

  石头哪里来?

  如果让族人开凿山体的话,花费的精力和体力就会非常大了。

  但是这个时代不是还没有经过开发吗?

  石头?

  石头只要捡就是了!

  叶青让族人乘着竹筏,沿着诸水河,向上下游搜寻,沿着河将散落在河边河底的石头捡回来就是了。

  这些石头虽然不多,但对修建大坝来说还是够用的。

  大坝修建的第一步,便是修建水闸。

  叶青将水闸修建在大坝的一头,靠近一侧山体,而不是大坝的中间,这样对工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