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八一 装甲巡洋舰_七海扬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实际上,潘名器与李明勋之间的争端才是真真正正的理念之争,与各种乱七八糟的利益毫无关系。

  李明勋来到这个世界五十年,他原本只是一个普通的军官,在科学技术的进步上他无法给与太多的帮助,事实上,物理化学等一些基础的科学知识他早就忘的一干二净,但身为穿越者,对于任何科学技术和军事装备的发展他都具有前瞻性,这也是他积极参与海军装备建设的主要原因之一。

  这种前瞻性并不在于技术支持,而是在于设计创意。就比如陆军线膛炮发展期间,后装线膛炮出现了十几种后膛设计,但都无法解决漏气这个问题,有些还过度复杂,而李明勋仅仅是提出间隔螺纹炮栓和铜质密封片就几乎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现在帝国的技术大进步,有些时候并非技术上做不到,而是设计上走了歪路,这一点在海军舰艇设计上尤为突出,在李明勋成为帝国海军装备顾问的之前,关于铁甲舰的设计那简直就是群魔乱舞。

  一开始设计师倾向于铁壁级的扩大版,依旧是船舷列炮模式,与木质风帆战列舰时代没有本质不同。但是随着装甲、蒸汽机、燃煤等一系列新事物的加入,让军舰的储备浮力越来越小,吃水越来越深,因此只能减少船体重量,所以从全面防护该为重点防护,诸如耳台炮台、船腰炮房、中央装甲堡能火力布置方式层出不穷,而真正具有潜力,代表未来的炮塔式火力却只是众多设计中的一个,并不被看好。

  而对于铁甲舰的理解也是百家争鸣,诞生了近距离炮击流派,这一派认为铁壁级这类三千吨级铁甲舰不应该安装十三门中型滑膛炮,不如就安装四门380毫米,能发射一吨重弹药的重炮,这样还能集中布置装甲。而远距离炮击派则要求以速射线膛炮为火力核心,在一千米距离的安全距离上虐杀对手,考虑到欧洲海军不具备这个距离的炮击能力,所以舰船连装甲都不需要。

  当最占据优势的流派就是撞击派,一度成为了主流。而动力方面,全帆装为主蒸汽动力为辅流派,蒸汽动力为主,简易帆装为主流派,纯蒸汽动力流派,蒸汽动力与帆装共用流派,也是吵闹个不休。而防护方面,重点防御与全面防御流派对立,锻铁装甲、钢制装甲、钢面装甲、夹层装甲等流派也是争论不休。

  李明勋很清楚,在原本历史中,英国人在火力布置层面走了几乎三十年的弯路,才走上了正规。英国人走歪路并非是纯粹技术问题,在铁甲舰发明后,当时的美国很快就诞生了炮塔式铁甲舰莫尼特号,而英国也在十年内建造了炮塔式军舰,甚至建造了有二十年后无畏舰布局的铁甲舰,但因为各种原因,还是踟蹰多年。

  李明勋介入海军舰艇设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