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701章 封锁!_从亮剑开始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知识分子,愿意为国家奋斗的更是不少,但之前根据地建设,大量人才都涌入工厂,在部队的组织下接受大师傅的亲自教导,这批知识分子都被工厂消化了。

  不能为了现在的海军建设而影响未来。

  所以此时的大型鱼雷艇内,都是一些新人,要么是从部队中选出来的好苗子,年轻,有拼劲,在船上接受训练,还有一部分是南洋招募的知识分子。

  他身边的就是后者。

  国人,小时后跟随父母前往南洋,是半个大学生,文化知识水平高,复杂的雷达,导航设备,在大师傅的教导下,一个月就完全学会了,甚至还能拆装排除故障。

  声呐也会玩。

  但缺少战斗经验,虽然对鬼子虽然恨之入骨,但显然对鬼子了解不多。

  至于他自己。

  入伍四年,前独立团特种小队成员,跟着政委学习文化知识四年,虽然比不上和尚,但可以说文化底子不弱于任何高中文凭,一年多前跟着王根生前往沿海地区开始组建海上游击队,政委为此还找了一个大师傅教导他们航海知识,经历一年的海上摸爬滚打之后,他于一个月前晋升为舰长。

  大型鱼雷艇继续前进,顶上的雷达天线也依旧旋转。

  半个小时后。

  “有情况。”

  屏幕上的情况,让执勤的年轻战士精神一振:

  “距离一百五十公里,疑似运输船信号。”

  “靠过去。”

  舰长立刻下令。

  他此时指挥的军舰,虽然名义上还是鱼雷艇,但和之前的百余吨小船已经有了截然不同。

  排水量剧增,满载达到一千四百五十吨,武器方面配备一门单管125毫米舰炮,两门40毫米高平两用单管火炮,外加四枚可拆卸的550毫米鱼雷,必要时可以拆卸执行布置水雷任务或者装载其他武器,或者高速武装汽艇。

  武器方面虽然有所增强,但相对于这个吨位来说,属实上不得牌面,区区四枚鱼雷,一门单管125舰炮,两门40毫米小炮,放在一艘满载一千四百吨的舰船上,可谓是简配中的减配。

  这也带来另外的好处。

  非常不错的续航能力,四座五千马力蓄压喷射低速柴油机,大载油量,使其有着最大五千海里的续航,速度方面也有最大二十八点五节。

  还有相当不错的居住空间,成员舒适度很高。

  武器的减少,高质量的柴油机,也减少了对人员的需求。

  所以严格来说,应该叫护卫舰,顶多在加上一个鱼雷。

  在计划中,这是未来海岸线巡逻艇,用来打击海上罪犯,保卫海疆。

  在联合舰队被几乎全歼的今天,这种护卫舰用来对付鬼子商船在适合不过了。

  哪怕拆掉鱼雷,对于商船,56倍径的125毫米全自动主炮威力十足,之所以装上鱼雷,纯粹是为了最快速度击沉商船。

  ·····

  第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