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零六章 出城_琉璃满京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清韵斋作坊的各种工人工匠可不比别家,且不说夏季二爷四爷常来,那位闻名京城的邵大爷,也是时不时的就会登门。

  更有朝廷官员,类似于曲江那样的三品大员,那是窑场的常客。还有那位方大匠,手艺杠杠的,是正经的六品官员,如今就常驻这里。

  所以,看到东家一行人中多了两个生面孔,而且站立行走之间,颇有些不一样的端正和谨慎,便知道这就是皇宫来的侍女了。

  但这种认知只让他们远远看上一眼,便该做什么就做什么了。那些能走到近处的,都规规矩矩的行礼问好,差不多能做到非礼勿视了。

  这让苏姑姑又是欣慰了一番。

  作坊里各种工人都如此规矩,看起来似乎都是见过些世面的。由此可见,这位姑奶奶做的生意和别家小打小闹真不一样,管人管事的本事也是厉害的。

  更让苏姑姑震动的是窑场的规模,她也曾经是市井之地长大的女孩子,虽没有真正见过什么工匠作坊,但来之前总有些想象。她已经根据传闻,把清韵斋窑场往大里估计了,但进门之后所见,依然让她吃惊不小。

  难以想象,一个年轻女子,竟然掌管着这么大一个生意。

  她见识过宫中的织染局、针工局,虽然也有些规模,但和眼前所见一排排建筑、一个个作坊真不能比。苏姑姑甚至怀疑,宫中更大的兵仗局和银作局,也不一定有眼前清韵斋窑场的规模。

  而以窑场命名的这个大作坊,只是清韵斋多个买卖中的一个。

  这时的苏姑姑,再看夏晏清,已经和之前更不一样。掌握着如此大的生意,所做事务还能对朝廷大有益处,这位姑奶奶将来的成就,遍观天下,怕是连男子,也少有能比的过她的吧?

  夏晏清从马车上下来,问了苏姑姑要不要去歇歇,她自己却是要看看即将去往顺城府的马车准备的如何了。

  苏姑姑当然要陪着的,夏晏清见她精神头不错,便也没多客气,当即带着他们三人往作车轴和车轮的作坊而去。

  这几天窑场正是忙碌的时候,东溪矿区传回消息,那边开采出的乌金石足够京城使用两三个月,但原来的运输道路依然无法疏通。

  按照莫洪的计划,矿区已经停工,四百多名矿工、还有几十名做辅助事情的杂工也都结了这段时间的工钱,各自返回家中。

  接下来,就是赶在年前,把矿区储存的乌金石全部运回京城,绕路是必须的,所以这一趟运输就要用到四轮的轴承马车了。

  在轴承研制成功后,窑场这边只造出两辆四轮马车。

  接下来,为了不引人注意,清韵斋窑场只负责制作车轮和车轴部件。其余车板、车架等木工活儿,则派人带图前往顺城府,在当地招募木工工匠,进行制作。

  现在,第一批运输车辆的车轮和车轴已经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