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五十八章 路人皆知_琉璃满京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是皇帝亲自督办的事,自然要第一时间上奏。

  终于,在正月十五骚乱发生之后,皇帝第一次有了些喜意。这也是户部各级官员不顾朝堂上质疑池窑技术是否可以继续的声音,忙不迭把消息上报皇帝的原因。

  皇帝对池窑的支持一如既往,进宫请示之后,皇帝立即安排户部、工部和将作监,分派拍资深官员前往清韵斋,核实池窑技术上报材料是否属实。

  一大早,各部门官员浩浩荡荡前往清韵斋窑场,算是搞了个突然袭击。

  夏晏清虽然没想到朝廷行动会如此迅捷,但她对朝廷来审核也有准备。当下也不慌张,安排乔辰生和几个管事接待这些人,伺候茶水点心的,陪着巡视作坊做讲解的,一丝不乱。

  这些官员也算尽职尽责,从早上进门开始,整整一天的时间,不间断的做着循环视察工作。

  在作坊转几圈,对照作坊上报朝廷的技术数据,审查池窑的运作状况;之后回客厅喝茶歇息,做些细节记录,和另外两个部门的官员交流观点心得。

  之后再去现场视察,回来再记录所见所闻。

  这样看看停停,连午饭都是关云升从酒楼张罗来,在窑场待客厅解决的。

  一直到申正时分,三个部门的官员把他们的审核做了结论,核对过的数据也整理完毕,又浩浩荡荡离开清韵斋,回去向各自的上官禀报。

  在清韵斋的时候,面对另两个部门的官员和作坊的工匠管事,他们表现的很是镇定,一副见多识广、不为所动的样子。

  可是回到各自的地盘,给上官禀报时,就用不着假作淡定了。

  “……用池窑烧制玻璃,真的很神奇呢……好大个的烧火窑,前端投料,之后只要给三个炉口添些乌金石,其余什么都不用做,那粘稠透明的玻璃液就会从末端流出,神奇之至。”

  “……卑职看了清韵斋之前用的坩埚窑,相比之下,简直不值一提,怎么会有那么繁琐呆板的做法?不可理解……”

  “……难以想象,如果清韵斋把他们使用的坩埚窑全部换成池窑,产出的玻璃将会以几倍几十倍的数量往上翻。”

  “……若是池窑广泛应用,这种象征家世身份的玻璃门窗,将会很快走入千家万户,流于平常。”

  如果说之前,关家和清韵斋把池窑技术成功的消息上报朝廷时,还有很多人心存疑虑,怀疑他们两家因为正月十五那场祸事,把一个不很成熟的技术献出来,勉强为关家作坊脱罪的话。

  那么现在,三个部门的官员上门核实之后,有了统一的口径,人们现在就只有瞠目结舌了。

  这种不可能发生的事,居然在短短一年间,真的被他们做成了。

  这是什么?这是之前多少年没见过、没想过,甚至神话物志之中都没提到过的神奇之物。

  两年前的大年初一,在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