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622章 觅封候_美国牧场的小生活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吃了三天的同学酒,简恒又请了一次,预示着蒙大拿访问团的省城之行正式结束了,下一个前往的就是松潭市,在松潭市的行程就没有省城那么长了,一天的时间,到了第二天的下午就得往石花县去。

  省政府这边派了三辆大巴,并且由一位省商务委员会的主任陪同,同行的还有胡承治和喝过酒的方主任,一位新面孔则是简恒的同学徐冠宁。

  一路上简恒和胡承治坐在后座倒数第二排,在两人的身后则是坐着徐冠宁和方主任。

  徐冠宁靠着走道的位置,而方主任呢则是靠着窗,一路上都是简恒和胡承治聊天,时不时的方主任这边插上一两句话,保持着存在感,至于徐冠宁则是全程都是闭着嘴巴,时不时的还帮着车上的工作人员给客人们分点水什么的。

  四人两个座,等级分明,层次森然,懂的一眼便能分辨的出地位高低来,就算是地位最低的徐冠宁这边也是引得车上好些个工作人员的羡慕,有的时候有资格陪领导坐着也是一种亲近疏离的表示不是?很明显现在那个姓徐的入了领导的法眼嘛,前途可期啊!

  简恒这边和胡承治探讨的还真的是大问题,说是探讨,其实就是以简恒在美国观察美国的农业发展,来看中国农业发展目标。

  中国的农业问题其实很落后。这话一说出来可能立刻就会有很多的爱国人士跳出来大骂简恒数典忘祖,什么在美国活了几年就忘了中国农民用大米把他养这么大了。

  不管扣什么样的帽子,事实就是事实,现在美国的农业发展到了哪一步?全机算机控制,施肥的精准度可以到每一个根植株。人家一个家庭几口人可以管理上万亩的土地,人家的种植效率不知道是中国农民的多少倍,这也是事实。

  全新的科技带来的整个农业的大变革,现在信息化的牧场生产效率,就连美国现在很多机械化的农牧场都受到了这些高科技农牧场的挑战,更别说国内大都是一家几亩地,一台拖拉机解决问题的小农业了。

  但是现在一个问题是,如果中国牧场的集约化,信息化,必然会带来很多农民失业,那么这些农民的出路又在哪里?

  老实说两人讨论这个有点儿扯,题目也有点儿太大,这问题不是简恒有资格去解决的,也不是胡承治这边可以说上话的,但是胡承治还就是问了,简恒这边也就当着胡侃吹牛打发时间的话题谈了。

  所有人都明白,中国农业集约化、信息化是唯一出路,因为只有这样中国农业的竞争力才能上来,不光是竞争力上来,同样的地集中管理还能带来更高的产出,但是在无数的好处之外,坏的方面就是如何解决这些失地农民的生计,这可是天大的事情。

  简恒想到什么侃什么,当然简恒对中国农业也不太熟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