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19章 道_大唐第一闲人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李适之的态度,非常之坚决。这多少有一点,出乎了萧珪的意料之外。

  因为在萧珪的印象当中,李适之一直都是一个性情随和的老好人。老爷子萧嵩也评价他是一个宽厚仁义的谦谦君子,但是缺乏城府,容易轻信于人。

  ‘但是这一次,你为什么就不肯听我的呢?’萧珪有点郁闷看着李适之,心中想道,‘难道非要逼我虎躯一震,散发出浓浓的王霸之气,你才肯就范吗?’

  这时,李适之说道:“君逸,我知道你说的话,都是对的;我也更加知道,你是在真心为我好。但是李某心中,自有一些坚持。”

  说到这里,李适之认真的对着萧珪叉手施了了一礼,再道:“因此,李某不能受领这一番好意,还请君逸能够见谅。”

  萧珪突然感觉,自己有点无话可说。

  愣了片刻之后,他才拱起手来回了李适之一礼,问道:“大尹,难道朝廷废立太子,比你的仕途与性命还要更加重要吗?倘若不能留得有用之身,你又还能坚持什么呢?”

  “道!”

  李适之斩钉截铁的回答了,这么一个字。

  萧珪皱起了眉头,不解的问道:“大尹心中的道,是指什么?”

  李适之没有立刻回答萧珪的问题。

  他站起了身来,若有所思的慢慢踱起了步子。

  认真的思虑了好一阵,他才说道:“如果不能在汛期来临之时修好三座防洪大堤,洛阳将有成千上万的百姓,遭受水灾的威胁。这是此前,李某最担心的事情。然而目前,太子李瑛并没有任何不贤之处,他是一位合格的太子殿下。如果无端就要废立太子,将会引发朝廷的剧烈震荡。朝廷如果不稳,则天下必将生乱。这远比一场洪水带来的灾厄,还要更大。李某真正在乎的,并不是谁来当太子,而是太子不能随意更换,朝廷不能生乱,天下更加不能生乱。否则,大唐数千万子民,都要遭殃……君逸,这就是李某心中的,道!”

  萧珪终于明白了李适之的意思。

  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这就是,李适之的道!

  萧珪相信,李适之肯定知道激怒武惠妃与触逆皇帝的后果。但是现在,他宁愿冒着断送仕途甚至是牺牲性命的巨大风险,也要坚持他心中的道。

  萧珪决定,放弃对李适之的说服工作。

  虽然自己无法完全认同李适之心中的“道”,但是萧珪知道,一个真正有信仰的人,是无法被说服的。

  自己所能给予他的,惟有尊重。

  萧珪站起身来,叉手弯腰对李适之行了一礼,“大尹保重。萧珪,告辞了。”

  李适之面露微笑,对着萧珪还了一礼,“君逸,好走。”

  片刻后,萧珪牵着马,走出了李适之的府第。

  李府的门吏拱手相拜送他离开,然后,关上了李府的大门。

  萧珪站在街上,回头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