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千零六十三章 雄心,初级工业(二更)_大明:我重生成了朱允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配套?

  这是朱允炆发明的词汇。

  公输巧离开二炮局,在马车里陷入深思,直至到了国子监,才走出思绪,看着国子监的大门,公输巧没有下马车,而是对车夫说:“去,让人把周昌、张举、王黔三人喊来。”

  没用多久,周昌、张举、王黔三人便匆匆而来。

  公输巧将三人唤入马车,直奔皇宫而去。

  朱允炆正在武英殿处理政务。

  茹瑺在西疆省遭遇了不少困难,当地百姓对大明有着很强的戒心,虽是臣服,却没有认同。

  不牢固的基础,导致大明官员想要获取当地百姓的配合、支持是很难的。虽说有伊玛目、郭三省等人帮助,整体局面还算稳定,但谁也不清楚这种稳定会持续多久。

  在过去的半年里,西疆省各地造反作乱的,发生了十三起,虽然规模都很小,最多一次也才五百余人,但因此而被害的朝廷官员、军士,就有七十二。对于这些作乱之人,袁岳奉都司命,直接踏平,大举屠杀。

  茹瑺支持屠杀,尤其是在西疆省三番五次发出告示,明确告诉这些人:

  做大明顺民,你好他好我也好,大家好好过日子,吃嘛嘛香。

  做大明敌人,那只能是你死他死,你们都去死,大明一家独大。

  茹瑺自然是不希望西域荒芜没有人烟,但有些人不老实,说服不了,那就只能挖个坑,送他们一段路。

  杀戮,解决掉不听话的。安抚,招揽听话的。

  但归根到底,想要让西疆省长治久安,必须让当地人感觉到,大明来了,他们的日子好过了,而不能是大明来了,他们的日子反而不如亦力把里时期。

  丝绸之路正在进行之中,茹瑺也没有奏报详细情况,他这段时间恐怕一直都忙于构建环控整个西疆省的府县班子吧。

  朱允炆寻思着应该给茹瑺发个提醒,让他将西疆省的经济搞上来,只有这样,才能最大程度消除回回人的抵触情绪。

  此时,内侍来报,公输巧等人求见。

  朱允炆有些意外,国子监的事通常都是文书递送来的,跑到武英殿亲自找自己的并不多,莫不是匠学院遇到了什么麻烦?

  公输巧、张举等入殿行礼。

  朱允炆抬手,示意几人起身,半开玩笑地说:“公输院长,可是李-志刚克扣了匠学院的钱钞,捂着不给,找朕来告状了?”

  公输巧连连摇头,平和地说:“我等求见,只是有些茫然,还请皇上指点迷津。”

  “指点迷津,让朕?”

  朱允炆有些意外,自己虽然懂得一些理论性、浅显的东西,但具体到生产、制造、维护,可并不懂,能指点你一个大匠什么。

  公输巧叹了一口气,缓缓说起:“今日去二炮局,陶增光一席话让臣汗颜,匠学院、工程机械院可谓集大明最优秀的匠人与学生为一体,可偏偏匠学院、工程机械院在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