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百一十三章 囤积居奇_民国二十六年我来自未来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二白,即是白糖和白盐,这是姜诚提供给太行山军区最有特色的物资,现在的大半个华北都有太行山的盐和糖的踪迹。

  “203,你看,我们这二白的生意虽然没有以前红火了,但却一直是络绎不绝的啊。”邓先贤指着车水马龙的车队说道。

  姜诚点点头笑道“这也正常,谁叫我们的东西便宜呢,资本的力量是很可怕的。”

  邓先贤长吐一口气说道“你说的对啊,我越是看着这样的情景越是感觉可怕啊,鬼子用刺刀和屠杀都无法阻止他们来,你说有一天我们解放了全国,国外的很多东西也比我们国内便宜,那么会不会也有不少人想办法私通国外搞走私呢?”

  走私,这是一个可以堪比毒品等非法买卖的暴利行业,即使在后世也无法彻底的铲除,姜诚劝解道“这事情我们只能尽力去做了,更重要的是制定好相关的法律条文,法治比人治更加重要啊,我已经让一些财务高手赶来了,到时候可以让他们查查账本。”

  “最好能查出点什么,203,其实我每次来这里都是喜悦的同时心怀畏惧,就怕有人犯傻事。”邓先贤笑道。

  姜诚看了看山的另外一边,发现郁郁葱葱,便问道“那边少纳税我们开的田?种的不错嘛!不过我看好像种的东西都不一样。”

  邓先贤笑道“203,你种过田吗?”

  在这个年代,没有接触过农事的可以说是极少了,大都是一些官僚文人,红党中的大多数领导人对农事都极为了解,而姜诚可是真的锄头都没挥过了。

  邓先贤看着姜诚摇摇头便笑道“走!我们去看看。”

  一行人来到了山坡上,邓先贤指着山田说道“我们原来的老百姓都是真正的靠天吃饭,技术落后,耕作较为粗放,在种什么的问题上对市场也极为迟缓,我们组织了农会,下放了很多技术人员,教我们的乡亲们深耕、秋翻地、积肥等技术,又灵活利用庄稼自己的特性,在谷子地里带绿豆,高粱地里种江豆,糜子地里种小豆,农会中又要求互帮互助,再加上我们的农业贷款,让乡亲们对农具的需求和劳动力的矛盾得到了缓解,有效的增加了粮食产量啊。”

  姜诚拍着手说道“好哇,这有点意思了,对了,我还想问,我们对吃空饷是怎么防范的?”

  邓先贤指了指姜诚说道“你这还真的是问道了,刚好,我给你看一个东西,说着就从口袋里拿出个小本子递给姜诚。”

  姜诚打开一看,是一个类似于存折的东西,邓先贤说道“其实这吃空饷是所有的腐败中最为可恶的一件事情,先不说别的,为什么国民军老是大败仗,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吃空饷,在上面的花名册写着有一个师一万人,实际上才三四千,其中还有不少老弱,上面的指挥官按照一万人去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