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七十五章 绝不和亲_大唐城管大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自汉以来,中原王朝为了缓和周边国家,特别是北方草原民族的关系,无数次将中原女子以和亲的名义送出去,以保边境短暂的太平。虽然无数文人墨客对和亲大加粉饰,但仍然掩盖不了这种行为所带来的耻辱。

  从西汉将第一位宗女以公主的名义嫁给冒顿单于后,一直到初唐时期为止,已经有数十位公主嫁到草原上,这些可怜的女子为了所谓的国家大义,不但要远嫁他乡,侍奉粗野的草原蛮人,还要放下所有自尊,忍受父死子袭的恶习,最后更是在草原风沙的打击下,一位如鲜花般的汉家女子,就这么凋谢在离家千里的塞外之地。

  徐阳当初在读史书时,就对于中原历代皇帝这种和亲的做法有着强烈的不满,一国之运,居然是以牺牲女子的幸福换来,这样的国运太过窝囊,直到读到明朝史书,才感到原来中国历史上不是没有硬气铁血的朝代,明朝就是一个,其中的大明祖训就能看出其中原人的傲骨:大明祖训:不和亲、不赔款、不割地、不纳贡、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唐朝虽然强盛,不过对于和亲之事却也一直没有断过,只不过相比其它王朝,唐朝特别是初唐的和亲,却还要强上一些,比如汉代的和亲一般是因为打不过别人,所以献上女子祈求太平,而初唐则完全不一样,这点也和李二的性格有关。

  李二是个高傲甚至有些自大的帝王,他的这种性格决定了,大唐绝对不会用女子来换取和平,所以大唐一般都是把对方给打残了、打服了。甚至直接把对方给灭了,这时才会由李世民出面,将宗女以公主的名义嫁给对方。

  不过在徐阳眼中,不论是出于何种目的,只要是和亲。那就是一种软弱无能的表xiàn,是在用一个女子的幸福做筹码,换取短暂的安宁,而这样耻辱的安宁,还不如一战来的痛快,所以徐阳对于李二要将女儿许配给松赞干布的行为表示了强烈的反对。

  其实徐阳的反对。并非毫无道理,公主入藏,带去了不少农业和工业方面的先进技术,使得吐蕃的生产力直线上升,很快成长为大唐最为强劲的对手。

  李二的放任。也从侧面给了吐蕃一个飞速发展的机会。

  而到了李治执政时期,爪牙已经磨利的吐蕃开始和大唐争夺西域的控zhì权,甚至威胁陆上丝绸之路的安全,而这也直接导zhì了大唐与吐蕃的第二次战争,只不过与松州之战的结果相反,这次与吐蕃的战争,是大唐开国以来,对外战争中最大的一次失败。而这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大非川之战。

  大非川之战不但让大唐失去了安西四镇,而且还失去了对吐谷浑的控zhì,让吐谷浑成为吐蕃的别部。大大增加了吐蕃的实力,之后虽然唐军重夺安西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