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十七章 小武小狄的婚事_大唐城管大队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启禀万岁,太上皇有召。”白眉小心翼翼地向专心致志翻阅着《氏族志》的李二道。

  “什么?”李二也是有些微微发楞,自从泰山封禅归来,自己就仅仅去大安宫拜见过一次自己的这个老爹,打那以后就再也没去见过他,没想到现在居然召见自己,别说现在了,就从玄武门禅位开始到现在,也没召见过自己几次,这种事情也是新奇的紧。

  心里觉得新奇,可是脸上却不表xiàn出来,李二挥了挥手,“准备玉撵,即刻前往大安宫。”

  此时,李渊正在画梁雕栋的大安宫中,身穿常服,眯缝着眼睛,懒洋洋地斜倚在御榻上,宫娥四五人在他身边伺候。

  李渊赐给李二一个座位,慢吞吞地问:“听说均田不均?”

  这突如其来的一问,使李二好生奇怪:父皇怎么又问起朝政来了,为弄清原委,他谦恭地说:“吴德文七年,父皇亲定均田,百姓多得恩惠。今日均田不均,是儿臣治国之失。”

  “临邑如何啊?”

  “据尚书左丞魏征奏称,临邑崔氏,巧立名目,侵夺民田,使均田之法不能兑现,儿已与群臣议定,重修《氏族志》,抑制好强,力行均田。”

  “重修《氏族志》?怎个修法?”

  “将崔、卢、郑、王等士族大姓降等,以今朝官爵功绩,重新排定等级。”

  李渊吐了一口粗气,道:“如果抑制崔、卢、郑、王,莫如先抑我李氏。我李氏居陇西。富有龟玉。降及祖父。姻娅帝师,荣盛岂在崔、卢、郑、王之下?”

  “儿是为我大唐着想,父皇不要误解。”

  “误解?不!”李渊气头更大了,“你执国政,虽然兢兢业业,成就也高,可是现在朝中文武大臣哪个不是反对重修《氏族志》,你现在一意孤行。还要多征收赋税,重新安排均田,这是多么庞大的工程,如此向你现在这般,怎能安国?世贵名家乃国家支柱,当年初举义兵,便是借着士族高门之力,助我打天下者,也是这些贵胄子弟,你难道要忘本不成?”

  李二受到这一顿抢白。很是委屈,说:“儿臣不敢忘本。”

  这时。屏风后传来娇声细语:“原来是万岁驾到了!”随之,尹妃从孔雀纹饰的屏风后转出。

  她轻移莲步,朱唇微启:“妾身有失远迎,轻恕不敬之罪呀!”

  李二起身还礼:“朕为娘娘请安。”

  “妾身担不起呀!陛xià终日为民操劳,自多珍重才是。”尹妃说着,媚眼一动,看着李渊,又转向李二,“妾身倒是忘了,舅父大人还要妾身代向陛xià请安呢!”

  “夫人的舅父?”

  “就是临邑崔干呀!”

  李渊道:“那可是世代顺民呐!魏征危言耸听,当严惩不贷!”

  “儿……记下了。”

  李二应诺着,离开了大安宫。

  他心中气闷得很,他仿佛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