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122章 滨江(求月票)_帝国的朝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他还曾随几家东洋移民一同行走了数百公里,沿途见过一个个“东洋村”,那些东洋村中,居住的无一例外都是日本人。

  也许,现在远东、西伯利亚,对于日本人来说,就像是东北于内地人一样,在东北吸纳着内地人的同时,远东以及西伯利亚同样在吸纳着日本移民,在内地移民改变着东北的时候,日本移民,同样也在改变着远东,改变着西伯利亚。

  “然帅,您是担心……”

  难道然帅是担心这些日本移民?不过詹天佑的话还未说完,就被唐浩然打断了。

  “担心?”

  先是一愣,随后唐浩然摇摇头,或许,俄国人将来可能会担心日本移民会不会“染黄”远东、西伯利亚甚至整个俄罗斯,但是对唐浩然来说,则完全没有这方面的忧虑,原因非常简单,对于日本人,中国有绝对优势的人口基数,四亿五千万中国人,就是这种自信心的根源所在。

  “我考虑的是,数十万甚至上百万日本移民的到来,将会很大程度上改变远东目前落后的经济,这才是我们需要考虑到的……”

  在日俄战争期间,远东落后的经济,使得俄国背负了沉重的包袱,但现在,大量日本移民的出现,正在一点点的改变着这一现状,这自然很有可能会对将来的谋略产生影响。

  “同时,更需要注意到的一点是,在游记中明确提到——铁路工地上,每十个工人中,有九个来自日本,雇佣一个俄国工人的工钱,足够雇佣五个日本工人!”

  日本工人的廉价,甚至比历史上俄国人雇佣的华工更为廉价,正因为其廉价,才使得俄国人于尼古拉总督区设立大量的招工站,招聘日本工人前往西伯利亚修铁路。

  “而且日本劳工干活非常卖力,从不偷懒。甚至在游记中,俄国工程师用赞扬的口吻说道。如果没有日本劳工,也许他们很有可能无法按期完工,但是现在,他相信日本劳工可以让工期提前完成!”

  这才是最让人担心的地方,历史上,因为资金,尤其是人力的原因,使得俄国用了14年都未能修通西伯利亚铁路,当然到日俄战争爆发时,只有地形复杂的乌苏里和环贝加尔湖两段铁路未曾完工。可他们毕竟用了14年,至于现在,他们还会再用14年吗?

  可现在,对日本的战争,却解决了制约铁路修建速度人力问题,日本可以源源不断的提供劳力资源,这势必有可能加快铁路的筑建,西伯利亚铁路会在什么时候修通?这才是真正决定中俄两国命运的关键。如果日本工人加快了筑路工程,那意味着历史留给中国的时间也就更短了。也就是说,自己的历史经验在这里已经没有了任何用处,铁路极有可能在1904年之前完工,但具体会是什么时候?这些未知数会带来什么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