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八百八十一章 三年_三国骑砍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了算。

  现在就担心一件事情。

  长安,完工五分之一的八角大楼的正南纯阳楼的三楼大厅里,田信旁听会议。

  八角大楼修筑在长安正中的大广场中间,是未来的政务中心,整体如一个巨大的正八边形的土楼。总共占地六坊之地。

  整体高有三层,高近十五米,以石材、砖瓦、石灰三合土为主要建筑用料。

  木料充作地板、楼梯、屋顶之用,降低火灾延烧的可能性。

  并采用各色玻璃填充、装饰的大型窗户,故厅内视线明亮……多少有一点田信感到亲切的现代气息。

  如果可以的话,田信还想再休养一年……蒸汽轮船已能建造出厂,依旧是木料运输船,以蒸汽机提供动力,彻底解决了长江下游物资运输的巨大劳力消耗。

  再等一年,前线就能囤积更多的辎重……到那时候,通过围城的笨办法也能达成战争目标。

  蒸汽轮船已经出现,蒸汽锤锻机与水力锤锻机联合工作下,粗糙的钢质板甲制造成本正不断下降,效率也与日俱增。

  越是等候,己方军队的战备优势就越大。

  可就怕魏军不会束手待毙,以司马懿的性格,极有可能会争抢先手优势,发动一场袭击战。

  若是一着不慎,让司马懿带着敢死部队搅乱关东,那战局失利事小,导致魏军全线士气大振的话……就真的麻烦了。

  到那时候想要灭魏,就要打一场场的攻坚战。

  军队攻坚伤亡大了,双方军民仇恨越积越多,那反抗情绪就越强烈,另一方报复情绪自然高涨,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

  在这个循环开启之前,最好预防、避免出现这种情况。

  所以要做各种应对,避免最坏的事情发生。

  这几年的发展,司马懿造成最大的破坏就是整顿了河北,掐断了各种贸易走私渠道,也斩断了消息传递的渠道。

  魏国全面执行闭关锁国政策,敌我消息无法通过商队流传,就连蜀锦也开始挤压着、滞销。

  魏国这三年的休养状况,也很难获得切实可信的资料。

  就在田信及北府核心商议之际,雒阳的诸葛亮已然收到河北异常军事调动的警讯。

  司马懿的基本盘是幽云六镇,调兵方式与河北整编的镇戍兵不同,可以直接在汉军侦查范围之外完成动员,然后分队向南行军,再集结汇合。

  双方在前线沿途都建设有粮仓,如同兵站,所以司马懿若突然动员幽云六镇兵向南黄河南岸发动突击战……终究有成功的机会。

  黄河沿线那么长,关东改编来的府兵又是步兵为主……配备再多的骑兵,也不可能比司马懿麾下的魏骑多。

  而防守军力又不能平均分摊,所以司马懿挑选薄弱地点强行突破,然后以抄掠的方式获取补给,并破坏关东四州的生产基础。

  魏国境内异常调动传来,有些拿不准这是司马懿要主动突击黄河南岸,还是故布疑阵,要刺激汉军主动进击?

  整个北伐的中路军、东路军,以及偏路的北洋水师的开战权就握在诸葛亮手里。

  一旦他从雒阳发出指令,那整个筹备三年半的战争机器就会隆隆运转,整个黄河、长江流域就会分批次动员,加速向北方运输人力、物力。

  争取一战定天下,再不济也要拖死、拖废魏国,为下一轮灭国战争奠定基础。

  作战底线就是避免打成拉锯战,拉锯战会激发、积累双方的仇恨。

  故诸葛亮最先召集姜维,想看看姜维的看法,到底要不要直接动手。

  三年时间,姜维已经是大汉光禄勋、齐侯、陈公信的妹婿。

  三年前的姜维迫切求战,企图做战争中证明自己。

  现在的姜维更为沉静,思索一番:“葛师,学生以为自卫公薨逝以来,宋公日益体弱。今北方有变,虽行迹不明,我不妨以力破之,使宋公得以魂归故里。”

  谁也不知道关羽的身体还能不能再撑一年,有关羽协助进攻河东,能减少阻力。

  战争初期削减一点守军的阻力,那对后续战事的影响是很大的,破竹之势就取决于第一击是否能畅快的破敌。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