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十七章 仁义无双——信陵君!_大秦请回答,崩坏的战国七雄!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春申君所言不能说不对,只不过魏齐须贾二人皆出自我魏国,有一点还是要澄清的。”

  魏无忌秉承公正的说道:“昔日范雎原本是我魏国中人,身怀大才,理应得到重用。

  然而因为魏齐、须贾等人有眼无珠,故意排挤范雎,致使他流落秦国,这确实是我魏国对不起他。”

  范雎本来是魏国中大夫须贾门下的门客,但是后来跟随须贾出使齐国,表现的很出色,风头一度盖过了须贾。

  须贾回到魏国后,心生嫉妒,就诬陷范雎通齐卖魏,差点被魏国相国魏齐当场用鞭子抽死!

  这还不算,魏齐竟然把打得半死的范雎用草席裹着扔到茅厕里,让宾客轮流在他身上撒尿排泄,以此侮辱范雎!

  这样的深仇大恨,范雎怎能不报?

  后来范雎在小卒以及魏国人郑安平的帮助下死里逃生,隐姓埋名前往秦国,凭借着自己的才华与努力,帮助秦王嬴稷成功废除了把持朝政的大秦宣太后芈八子,又驱逐穰候魏冉、华阳君、高陵君、泾阳君共秦国四大贵族!

  秦国大权正式回归秦王嬴稷手中!

  不仅如此,范雎还提出了远交近攻策,可以说秦国日后一统六国的强大战绩,与范雎分不开关系。

  就是这样的一个英豪人物,明明是恩怨分明,报仇雪恨,当时却因为种种原因,被山东六国污蔑成心胸狭窄,睚眦必报之人!

  舆论之力,可见一斑。

  “至于魏齐自杀,也有老夫的原因。”

  魏无忌似是忏悔道:“当初魏齐为我魏国相邦,迫于秦国威压而庇佑不得,这是我魏国的过错。”

  无论魏齐做了多大的错失,终究是魏国的相邦,在魏无忌看来,魏齐的错理应由魏国自己来审判,而不是说因为想要和秦国求和,就把他当做筹码推出去。

  “后来魏齐不得以丢弃相印逃亡至赵国平原君门下,当时范雎正得秦王嬴稷信赖,嬴稷为了替范雎报仇,逼迫平原君交出魏齐。魏齐又投奔时任赵国相邦的虞卿。”

  魏无忌钦佩道:“虞卿大义,直接舍弃相邦之位,挂印而走,助魏齐回到魏国,想要在魏国通过老夫之手,逃往楚国。”

  “老夫却因为优柔寡断,觉得虞卿有所图谋,没能及时庇佑他,等到真正下定决心时,魏齐已然自杀……”

  一桩陈年往事,从魏无忌口中娓娓道出。

  通过魏无忌的描述,韩非这才知道原来自己错怪了范雎。

  黄歇也不好意思的挠了挠头。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原来自己以前听得都是片面之词,应候范雎原来才是受害者。

  “信陵君高义,范雎远不如也!”

  隔着金榜遥遥数千里,范雎被魏无忌高尚的品德所折服,身躯轻颤,躬身行礼。

  等范雎再起身时,面上已是老泪纵横。

  当年的大仇虽报,然而因为跻身于秦,山东六国皆言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