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百九十三章 收购第一弹(上)_港综之我要当大亨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别人看不上《港岛日报》,不代表霍文峻看不上,在他看来,《港岛日报》还是很有价值的,且对他的后续动作有助力。

  首先,《港岛日报》的资历够老,在港岛报界可以说是一份元老级报纸了,不管以后如何变化,这个资历都会记录在报社的发展历史上,也算是有点底蕴。

  其次,也是因为《港岛日报》的资历足够老,尽管现在已经没落了,之前的渠道也消失了很多,但是不可否认,《港岛日报》还是有一些渠道的,对于铺货依旧很有帮助。至少比他费时费力地从零开始要容易的多。

  再者,《港岛日报》还有一个优点,就是报社自身有印刷厂,不需要把报纸交到其他印刷厂印刷,可以降低成本,且加快效率。

  尽管霍文峻与马六甲的印刷厂有合作,但一来那只是一家中小型的印刷厂,每日印刷量有限,仅仅《风情》等三本杂志便已经占据了其中的大部分,再想兼顾报纸就难免有些捉襟见肘。

  而且霍文峻野心勃勃,对他来说要么不做,要做就要做不逊于《星岛日报》的第一流报纸,如此一来,数十万份的印刷量必然需要一家大型印刷厂才能满足。

  二来那家印刷厂终究不属于霍文峻名下,随着杂志社越做越大,再加上以后的报纸,为了避免有可能的麻烦,霍文峻必须未雨绸缪,将掌控一家完全属于自己的印刷厂提上日程,再说如今他也有足够的资金来支持这一目标。

  《港岛日报》的这家印刷厂虽然许多机子停用了,但只要再次启用即可,一点点维护费用对于如今的霍文峻而言不过九牛一毛。而且印刷厂附近有着足够的土地,完全够后期的扩张之用。

  最后,也是霍文峻最看重的一点,那就是人!在他眼中,《港岛日报》里面的员工很有价值!

  《港岛日报》销量不好,不说员工完全没有责任,但在霍文峻看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要归结于报社的掌舵者。没有一个好的领头人,一份报纸的发展上限注定高不了。

  而《港岛日报》就是如此,霍文峻仔细分析过,发现这份报纸之所以无法崛起,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在于掌舵人不行,和员工的关系其实并不大。

  恰恰相反,作为一家老牌报社,里面的员工都算是业内的老资格,普遍具有相当的经验和能力,这一点甚为难得。

  既然如此,那就好办了,霍文峻有十足的自信,比起《港岛日报》之前的经营者,他必然能够做的更好。

  而且现在杂志社的经营已经步入正轨,完全可以让黄沾兼任报社主编,以他的能力足以胜任。

  这个问题解决了,那么员工的价值就能发挥出来了,无论任何行业,一群从业多年的老手,都是一笔难得的财富。

  经验丰富,又能够不折不扣地执行自己的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