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82章 仁君_替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进口来大宋销售的货物要么交税,要么抽取一些货物,这已经是多年形成的规矩。

  赵枢这所谓的免税立刻引起了所有使者的震惊,也对冲了不回赐白银的带来的反对。

  这个年代的海运贸易给大宋国内输送的大多是乳香、象牙、香料等跟民生关系不大的奢侈品,赵枢选择的贸易目录也多跟这些东西有关。

  赵枢选择将大宋的官营贸易解绑,但他随即成立了以皇城司为核心的几个国营海贸公司,套了个马甲专门负责海贸——

  你们跟我们的“民间”公司合作,就自然不存在回赐白银这一说。

  而降低贸易门槛,才能带来更大的贸易繁荣。

  几种专营商品不收关税,大宋依然可以几个“民间”公司的奢侈品专营割韭菜。

  愿意花大量资金购买乳香、象牙的人一般不会在意多花点钱。

  而减少白银的流出,降低国内的银价,最终实现白银的大量流转才是现在的正途。

  之前高丽跟大宋的交往中能使用大量的白银,主要来自于他们本国跟倭国之间的贸易所得。

  大宋跟倭国的海贸一直处于一个非常神奇的状态,他们的海上贸易频繁,但倭国早就不用仰视大唐的姿态仰视大宋,甚至开始卡bug,用各种贸易手段套路大宋的财货——

  反正大宋又打过不来,他们完全不惧,倒是高丽离他们实在太近,他们不敢得罪,老老实实跟高丽一点点的贸易往来。

  聪明的高丽人发现了其中巨大的商机,他们多年前就一直在反复强调从大宋出海去遥远的倭国实在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情,还不如先把货物卖给高丽,然后高丽再转卖给倭国。

  通过这样的手段,他们能收到大宋大量昂贵的货物,又从倭国收到了大量的白银,并利用大宋境内白银涨价的机会进一步购买财货、联络官员,进一步收取更大的利润。

  高丽这个小中华,在商贸方面的天赋真是一点不比大宋茶,甚至隐隐透露出犹在大宋之上的气息。

  别的大宋皇帝都展现出了“来者不拒去者不追”的光辉气息,但神宗皇帝和赵佶这爷俩非常不爽,一直给倭国人写信,督促他们来跟大宋平等贸易。

  赵枢知道贵金属作为货币的时代白银对一个国家有多么重大的意义,他不断的打听倭国现在的情况,得知当前的倭国出现了天皇、上皇、法皇三皇并立的奇特现象后当机立断,准备通过此次手段彰显大宋的声音。

  说到在各国开设口岸并驻军打击海盗时,赵枢拍了拍手,太宰李纲亲自上前,为各国使者讲述大宋准备在海贸之外,构建近海新秩序的决心。

  而这核心就是……

  “尊王攘夷!”

  “大宋之后海贸的对手要用心挑拣,寻找真正代表一国正统的帝王人物。

  之后大宋的海贸不再是为个人的利益而战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