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0、粥品的缘分_长安小饭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也改成这个样儿好了。”

  沈韶光产生出穿越人士“孙子回到古代教爷爷”的荒谬感,腊八粥或许就是从此时的药食转化而来的,这会子却要取而代之了吗?不过,好赖只是一个庵堂,好赖只是一种吃食而已,不用太较真儿。

  这腊八粥除了送给左邻右舍和光明庵,也分赠食客们。其中有一个号称其太夫人最爱粥品的,要买一罐子。原先不识得,如今也知道了,这是林少尹府的人。沈韶光便如给光明庵一样,也赠给他一罐。

  谁知道这一罐粥,竟让沈韶光有机会回“故宅”一游。

  这时候虽然还没有“腊八过后就是年”的说法,但实际上,千百年来,人们都是这样过日子的。过了腊八,忙年的节奏加快,新年元正的味道越来越浓。

  店里储存了好些腌腊货、米粮、酒水和萝卜、菘菜等能久放的菜蔬,提防着再过些天肉铺子、米粮铺子等过年关张。不用等到腊月二十三以后再扫房子,店里和后宅已经做起了年终大扫除。

  沈韶光自己还有阿圆他们的过年新衣也请人缝制好了——沈韶光针线活儿做得一般,阿圆更是横针不拈、竖线不动的,所以做衣服的事,只能请专业人士代劳。

  或许当官的在忙年终政绩总结报告,经商的在盘货要账——或者躲账,酒肆里来喝闲酒的人都少了,沈韶光正好带着于三、阿圆、阿昌从从容容地准备过年,间或也接些蒸糕点的买卖。

  自七夕花糕卖响了名头,一到过节,需要送礼或者祭祀的日子,便有人来买花糕,前阵子冬至还做了一些,让沈韶光小赚一笔。

  新年元正自然不是冬至能比的,过了腊月初十,便有不少走年礼的了,知道沈记花糕的,多要放上两盒子应景儿。

  这日午后,沈韶光正在点缀云片糕,就见那林少尹府的仆从过来,对沈韶光赔笑道:“有个不情之请,要麻烦小娘子。”

  沈韶光请他讲来。

  “那日我家太夫人喝了贵店的粥,觉得很好,今日想起来,让庖厨仿制,却怎么也出不来那个味儿。不知贵店可否代熬一钵,资费尽可以算的。”

  煮八宝粥是个耗工夫的活儿,沈韶光正要跟他解释,那仆从低声解释道,“今日午食,太夫人都没怎么进。”

  所以还现在就想要?

  沈韶光琢磨了琢磨,“那莲子八宝粥一时半会儿出不来,倒是有一样甜粥,能稍微快些,滋味也很不坏,且更适合有了春秋的夫人们食用。”沈韶光说的是核桃酪。

  沈记,不管是玉尖面,还是糕饼,还是火锅子,还是肉食菜蔬,都甚合太夫人胃口,这仆从对沈韶光颇为信任,关键是也没旁的办法,“那便麻烦小娘子了。某什么时候来取?”

  说是比煮八宝粥用的时间少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