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742章_覆雨大唐之无限风流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韩星点头道:“儒家那仁义之说,乃孔孟观察人与人之间相处所得的道理,套用在国家大事上确实不适合了。最多只适合作为一种道德观念,作为法治的辅助和补充。”

  朱元璋双目一亮,大笑道:“文正有此见解,果非凡人。”

  又喝道:“国家大事就该以利为先。坦白告诉朕,若非我大明国势如日中天,贵王会否遣专使万水千山,送来最珍贵的灵参,又献上贵国地图,以示臣服,说到底还不是为了个‘利’字。”

  韩柏嗫嚅道:“这个嘛!嘿……”

  朱元璋微微一笑道:“听楞卿家说,专使精通武技,不知对中原武林的事,是否亦同样熟悉。”

  韩星随口应道:“知道一二。”

  朱元璋忽地沉默下来,好一会才道:“今天朕召专使到来,就是希望和专使商量一下,再由专使以贵国文字挥就一书,向贵王提出警告,因为东洋倭子正蠢蠢欲动,密谋与鞑子联手,第一个目标就是贵国。”

  韩星终于脸色剧变,担心的当然不是东洋倭子,而是他的高句丽书法。一旦他的身份被揭穿,韩星倒不担心自己,他自信能逃脱出去,问题是到了莫愁湖的众女将会非常危险。即使他现在出手挟持朱元璋接去当务之急,但也会让形势急转直下。

  朱元璋见韩星脸色大变,还以为他是关心祖国,坐回书桌后的龙椅里,心中暗赞:此人虽没有野心和权欲,但能为自己祖国如此用心,也算得上是个好官。

  韩星冷哼一声道:“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此事不必写什么国书,等我回国后就会向敝国主进言。”

  说得这么大义凛然,自然只是为了不用写什么狗屁国书。

  朱元璋点头道:“专使的祖先离开中原太久了,不过你仍说得那么好,实是非常难得。朕若非因你和朕是同种同源,亦不会邀你到这里来,共商要事。”

  顿了顿一掌拍在案头处,喝道:“朕恨不得立刻披上战袍,率领大军渡海远征东瀛,可恨有两个原因,使朕不敢轻举妄动。”

  韩星暗忖今次若想过关,惟有以奇招制胜,壮着胆子道:“第一个原因小使臣或可猜到,是因皇上刚新立了储君,牵一发动了全身,所以不敢遽然离京,不过皇上手下大将如云,例如命燕王作征东的统帅,岂非可解决了很多问题吗?”

  朱元璋出神地瞧了他好一会后,平静地道:“假若燕王凯旋而归,会出现什么后果?”

  韩星暗忖无非就是燕王在朝野和民间的声望都会大振,直接威胁继位问题而已。于是一咬牙,死撑下去道:“皇上不是说过绝情绝义吗?看不顺眼的便杀了,清除一切障碍,不是可安心御驾亲征吗?”

  无论是出于个人感情,还是他那高句丽专使的立场,他都有大条道理怂恿朱元璋远征东瀛。

  朱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