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474章 第 474 章_技术型工种(快穿)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一起看书网,全文免费在线阅读关于因地制宜类的诊断病症的方式,纪清志可能有大把的经验可以讲,他曾言自己走过很多地方,跟纪墨说起某地风景的时候头头是道,而且他的博闻强识显然也是师父级别的特色了。

  在这一点上,齐鹏第一次说自己是哪里的人,纪墨还不知道那是哪儿,纪清志就已经想明白此地的“特色”了,即干冷多尘,这样的气候条件下,人们经常会得的病是哪一种,又有怎样的诊治手段,该开什么样的药方。

  他的心中已然把这些都过了一遍,就好像是脑内自带百科全书,碰见什么一百度,词条之后跟着若干分类,而每一个与“医”有关的分类,他都有所记忆,并且能够快速想起,结合实际(面前的齐鹏)来做出推论,不仅是判断对方的正确与否,同样也是在判断对方的身体是否有着类似的病症。

  有些病症是具有地域化特色的。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草原上长大的汉子大多都有罗圈腿,原因很简单,就是骑马造成的,善于马术的同时意味着他们幼年就在马背上的时间多过地上,不正的姿势很容易导致同样的病症。

  再有那些容易得败血症的海员,没有水果吃,缺乏维生素,这才导致会有那样的病症。

  一些病症还具有职业病的特点,比如洗衣妇,舍不得用热水,常年在冷水中浸泡双手,洗搓布料,生冻疮的几率也是大于其他人的。再有各个绣楼的绣娘,早早眼睛就会坏掉,也跟用眼过度有关。

  还有些病症具有同样的特质,只在特定的群体上发生,其中有些病症甚至只在贵人身上有,在穷人身上没有,原因也简单,因为贵人吃得过于精细,反而穷人,吃得糙,便也长得糙,不至于缺乏什么维生素,让自己得那些富贵病。

  这些相关的知识,有些是纪墨以前接触过的,有些是从未听闻的,结合纪清志所讲的区域划分来理解,倒也很贴切。

  山脚下,常有樵夫在此,纪清志遇到了两个,也都点头问好,等人走远了,他问纪墨“可看出什么来了?”

  纪墨的学习并不是完全按部就班,起码望诊是早就在积累经验的,纪墨回忆刚才所见的樵夫,身材样貌且不说,只说脸上的神色,匆匆一见,“面色发黑,目赤微红,或有肝火上的毛病,肾虚体寒?”

  他的回答很教条,完全是根据纪清志以前所讲的几个例子来套用的。

  望诊主要分为几部分,望神色,望形态,望五官,望舌苔,望痰色等,其中前三者易辨,面对面站着,哪怕只是看个侧面,也能看出一些端倪来,后面的则需要进一步的检查,还要征得对方的同意,就不是那么好看的了。

  神色主要是说精神状态,即是否神志清楚,双目是否有神,反应是否迟钝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