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1章 名单_我祖父是朱元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老爷子还真性情人,还真是始终站在百姓那边看待问题。

  这时代的开矿,其实危险系数极高,就是拿人命填。

  “京营库有棉布,五十四万余匹,棉花十一万斤!”

  “都卫所,棉布二十七万千匹,棉花五万千斤!”

  “辽东卫所士卒,十万二千一百十二人,有棉布四十三万匹,棉花三十万七千斤。”

  “嗯?”看到这里,朱允熥眼神一缩。

  “四叔的家底,可是不少,光是棉布就是四十多万匹?”

  棉布比真金白银还值钱,老爷子起家的地区就是国最善于织造棉布的地区。而棉花棉布正是目前大明经济的命脉所在,也是对周边藩国最大的技术优势。

  棉布,也是一直是江南代替银钱用来交税的必需品。

  衣食住行,衣始终是排在第一位的。洪武二十三年,蓝玉出征塞外,十九万大军大胜回朝的时候,赏赐棉布三十余万匹,引得近二十万大军山呼万岁,深宫之,都能听到外面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布,就是钱。

  一匹布,足够一个职业军人,一年家庭的吃用。

  暂时放下这些,朱允熥继续往下看。

  “军费来源开支明细!”

  “两江两淮盐税,折每年一千二百余万两,分发九边京营,及五军都督府工匠,矿山等处。”

  “总计天下税粮,共二千九百四十三万余石。浙江二百七十五万二千余石,苏州二百十万九千余石”。

  “苏州这么多?”

  朱允熥有些惊诧,苏州一地的税粮,竟然超过了最富裕的浙江整个行省。

  不过想想,随即释然。

  老爷子不大喜欢江浙之人,尤其是苏州人。

  其一个原因就是这些人当年支持的可是张士诚,尤其是苏州百姓,在张士诚死之后还给他建祠堂,民间私下称张王。

  所以洪武开国至今,老爷子年年多有免除天下两税的德政,但是对于苏州以及原来张士诚根据地的赋税,却从没有减过,而是一直加。

  但是,更主要的原因是,这个地方太有钱。

  他们的钱还是来源于棉花棉布,江浙之地,苏州,松江,杭州,嘉兴,湖州等地为天下棉布产地的心。毫不夸张的说,这里产出的棉布总和,超过了这个时代,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

  而且这些地区还不是传统的男耕女织,是由商人牵头,设置棉布厂,雇佣织布工人,甚至许多妇女也抛头露面出来工作。

  小厂数十人,大厂上千人,每日清晨而起工至半夜。半夜之后,第二班工人继续上阵,人停织布机布挺,彻夜织做。

  这些地方的赋税统一用棉布代替,由此可见他们的富到了什么地步。

  老爷子天生对于太有钱的人,没啥好感,这是事实。

  不但对这些地区加税,而且限定这些地区的有钱人,不得出来科考做官。

  乍一听,似乎是暴政。但是结合明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