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262章 惭愧(1)_我祖父是朱元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这么慢!」

  「你丫是人吗你,嫌慢你骑马去呀!驴走的慢你赖我?」

  一行人没几日,就进了北京地界。

  早春四月,哪怕是在北方,也是春意盎然。

  依旧是驴车缓缓前行,朱允熥依旧是半躺在板车上。

  口中叼着一根带着几颗嫩芽的无名树枝,牙齿轻咬,苦涩之中带着回甘的香。

  这是北方的春,独特的味道。

  它的春不像江南那样明媚招人,

  而是浅浅的,在人盼望之中,慢慢的露出头来

  「好春光,不如梦一场,梦里青草香.....」

  朱允熥晃着二郎腿,闭着眼口中轻轻哼唱。

  边上李景隆从驴背上下来,笑道,「万岁爷好雅兴....」说着,把一张毯子盖在朱允熥的腿上,「北方的天儿还是凉,给您盖上点儿!」

  忽然,朱允熥张口道,「你们有没有发现一件事?」

  朱高炽竖起耳朵,李景隆眼睛四处看看。

  「越靠近北京,这脚下的路越好走!」

  朱允熥睁开眼,看着远处的山峦,还有忙碌的田间,「按理说,北方这时候正是冰雪消融之时,再好的路在一冻一化之下,再加上车马的碾压....」

  说着,他一指官道上看不到头的商队和行人,「这路,定然有坑洼,定然崎岖难行!过了山东,路就不好走了!可你们看现在,脚下的路......」

  文言,朱高炽李景隆同时低头。

  大明朝这些年,一直秉承要想富先修路的理念,尤其是地方官员的政绩,都跟各地的官路挂钩。

  但不管怎么修,大致上也就是平整宽敞,车马可以通行,雨雪天也还要沾一脚泥。

  最好的官路,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畜力夯实了,踩着宛若石头一般。

  可现在脚下的路

  不但宽且稳,而且真的是石头。

  都是长方形的方条石做路基,中间各色石头之中夹杂着碎石,夯实了压在土里,好似从地里长出来的一样。

  朱高炽低着头,心中暗道,「古往今来,您老人家大概是最难伺候的皇上了!路,修的不好您说是应当的。可路修得这么好,您还说什么呀?」

  「呃......」

  李景隆眼珠转转,低声道,「北京乃新京....而且不同于江南,道路维修不易,且天气无常更容易损坏,所以......可能务必要修得结实一些....」

  朱允熥微微沉吟,「如此的人力物力....?」

  「对对,这也就是沾了新京的光!」李景隆看了眼朱高炽,又笑道,「二十多万工匠民夫,修了十多年,城里的碎石,山上的石料,借着修新京正好用来铺路了!换另外一个地方,恐怕是不成的!」

  朱允熥皱眉,再次沉吟,「朕的意思是工本....」

  李景隆又看了朱高炽一眼,小心的陪着笑脸再道,「这工本肯定是比寻常官路高出好几倍来.......但日后这是我大明的新都,新都新气象....」

  忽的,不等他说完,朱允熥不悦道,「什么新气象?你干脆说新朝新气象得了?你知道朕要说什么呀?就一直在朕的身边打岔?」

  李景隆慌得直接从驴背上下来,跟在板车边上,「臣无能,请皇上责罚....」

  朱允熥看看他,又看看低头的朱高炽,「哦,你俩以为,朕要拿这条路说事?」说着,怒道,「朕是神经病呀?」

  朱高炽和李景隆不知什么是神经病,但也晓得这不是好话。都低着头,不敢吱声。

  「朕知道这路没办法全国推广,工本大着呢....」

  朱允熥又怒道,「朕是突然想起一件事来!」

  李景隆瞪眼,「您想起什么来了?」

  朱允熥想起水泥和火药了。

  他是从路,想到了山东台家庄挖运河河道的时候,用炸药炸石头。

  用炸药和火烧是最有效的,开凿隧道河道的方式。

  被火烧过的石头成了石灰

  那石灰是不是可以变成水泥?

  「当初学点化学好了!」

  朱允熥心中暗道,「学好数理化走遍全天下,老师当初没骗我呀!曾经课桌上以为能挡住老师目光的书本,其实挡住的是我自己呀....」

  免费阅读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