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零八章 一万年太久_小魔头一定要苟住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我促就用杨木代一代吧。”说罢,就动手做了条“鬼头杨”树的刷担,看上去和其他七条没有二样。

  到了约定的那一天,人来拿扁担,一条条瞄了又瞄,试了又试,软硬适中,着实满意,虽说是爷儿四个做的,看上去竟像出自一人之手。

  那人高高兴兴地走了,走不多远,听见老木匠在后面喊,跑得上气不接下气。客人问:“我钱已给了,不少分文。你追我做什?”

  老木匠说:“你买的这八条肩担中有一条不是愉树的,是我儿子做的,我怕挑嫁妆时吃不消,断了,摔坏瓷器家伙,心上想想不安,特地用这条祖传的榆树扁担来调换。”那人感激万分,回去后到处传扬老木匠为人诚笃、讲信用,做的扁担货真价实不掺半点假。

  这样一来,老木匠的名气越传越大,越传越远,竟出了通州地界,外州县不少人专程来找他买扁担。

  一天,来了个白胡子老爹,说的外路口音,开口就要定做一百条上等扁担。

  老木匠以为自己耳朵不灵,听错了,问:“老公公,你要这么多扁担做什?”白胡子老爹说:“有用呗,你要是不放心,我先付一半钱做定金。说话算数,不赊不欠,现钱交易。

  你到底做不做?”双方谈妥,一个月后取货。这样的大主顾,老木匠平生还是第一次碰上。爷儿四个精选上等木料,划锯出坯,斧研锄光,精工细作,整日忙得一身黑汗,饭也没工夫煮,觉也没时间睡。到第二十九天夜里,总算做完了。

  百条扁担,根根硬崭,条条结实。第二天大早,白胡子老爹果然不失约,准时上门取货。

  他两手朝后一别,不慌不忙地先把一百条扁担粗粗一看,然后一条条上手挑拣,放在肩上试试,骑在胯下压压,举到眼前嘌啄,磨了大半天,才从中选出一根,自言自语地说:“这根顶好,百里挑一,我只要这一条!”

  老木匠急得头上冒火,说:“看你这人,胡子都白了,怎么说活不算数。

  你定了一百,只买一条,还有九十九条叫我怎么办?”

  自胡子老爹笑着说:“还有九十九条我也买,今天拿不动,暂时存在你这里,明天一大早来拿。”边说边从肩上的钱誉子里倒出银子,付足了一百条扁担的钱。

  接下来又说:“钱是给了,不过,咸菜烧豆腐——有言(盐)在先,要是这条扁担经不起用,我是要来退货的。”

  说罢,将扁担往肩上一捐,头也不回地走了。

  老木匠碰上这么个怪人,心里发毛,不晓得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弄得整整一夜不曾合眼。

  天刚亮,老木匠便站到门口望远处腰。谁知不看则已,一看吓了一大跳,原来,在不远处的狼山顶上,一夜之间,竟然多出了一座四角五层的宝塔,也就是现在的支云塔。

  老木匠一直等到日上头顶,白胡子老爹也没来。后来才听说,水淹泗州城,大圣菩萨从那里挑来这座宝塔,镇在狼山顶上。

  挑塔用的扁担,正是向老木匠买的“百里挑一”的那条。

  老木匠当然不敢多拿大圣菩萨的钱,和三个儿子一合计,用余下来的九十九条扁担做料,打了一张“随缘乐助”的钱柜,给烧香拜菩萨的善男信女丢香钱用;又把多余的钱施舍给了狼山庙里的和尚,给他们修佛殿,塑神像。

  从此以后,老木匠的名声更大了。人人都说他家做的扁担“货真价实不掺假,天圣菩萨用它挑宝塔”。前来找他买扁担的人恨不得挤破了门框子,整个圩子里的年轻人都跟他学手艺,做扁担。

  久而久之,全圩塘都以做扁担为生。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