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章 英名无损,功业无瑕_朕就是亡国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焰,而不侵梓宫,韦后因其讲和而来归……】

  胡濙乃是引经据典,举了两个例子。

  晋朝时候晋怀帝、晋愍帝,宋朝时候,宋徽宗、宋钦宗,被北方夷族俘虏。

  他们的俘虏是必然的,边塞破了,藩镇逃窜,天下勤王军来不及救,皇帝也没地方跑,才有了皇帝被俘蒙尘之时。

  但是今天,大明皇帝拥兵数十万之众,大明皇帝被俘虏了!

  简直是奇耻大辱!

  而且是因为添油战术和指挥失当导致。

  但是胡濙立刻话锋一转,西晋在晋怀帝、晋愍帝手中灭亡,北宋在宋徽宗、宋钦宗手中灭亡。

  然后司马睿也就是晋元帝继位,建立东晋,赵构也就是宋高宗继位,建立南宋。

  两人奋既哀之势,整饬军务,力主北伐、兴国,最后司马睿迎回了韦后,赵构迎回了宋徽宗的灵柩梓宫。

  陛下要承祖宗大义,没有禅让诏书承继大统,有理有据,哪里称得上篡呢?!

  这是在为朱祁钰削太上皇帝号,继承皇位找法理依据,他们效忠的陛下,乃是继承祖宗大义,而不是篡位上来的。

  但是胡濙立刻就说,别的朝代皇帝被俘之后,只能播迁南方,但是大明的皇帝被俘之后,陛下力挽狂澜,保住了宗庙社稷。

  皇帝废太上皇帝号,也是为了防止瓦剌再借此名义犯边,有根有据。

  胡濙这份补充,总结来就是一句话,陛下所做这一切,都是为了大明的江山社稷!

  陛下无错,都是瓦剌的错!

  宗族礼法,有的时候,要有着非常灵活的道德底线,也要有非常务实的革故鼎新。

  一个不知道能不能回来的太上皇,和一个锐意进取的当今陛下,怎么选,朝臣们很清楚。

  毕竟,宗族礼法是为了皇权服务的,皇帝要做事,那宗族礼法,就必须为皇帝找到根脚,不能成为皇帝的绊脚石。

  否则宗族礼法不能为皇帝服务,那要他还有啥用呢?

  这不,就找到了吗?

  朱祁钰收起了胡濙的奏疏,递给了兴安,让他送到古今通集库里备案,将来写实录的时候,这都是材料。

  “朕给袁彬和岳谦的敕谕,一同拿去古今通集库。”朱祁钰想起来那两份敕谕。

  兴安从袖子里抖了抖,这涉及到了陛下英名的两份敕谕,兴安从来都是贴身带着。

  兴安毕恭毕敬的将敕谕递到了朱祁钰的面前,俯首说道:“陛下,这两份改改?”

  “现在太上皇已经是稽王了,陛下擒杀藩王,这个用词,是不是可以推敲一下?”

  陛下对名声不甚在乎,但是兴安作为臣子,要极力为陛下挽回名声!

  这是臣子的本分!

  兴安一直揣着这两份敕谕,是毁掉也不是,是备份也不是。

  毁掉,乃是不恭顺,是违背陛下旨意。

  备份,是让皇帝蒙上污名,这是臣子失职。

  兴安左右为难,纠结了许久。

  陛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