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七百二十三章 用爱消灭仇恨_朕就是亡国之君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朱祁玉了然,退出交趾,复认安南,那是烙印在大明身上的一道深深的烙印,是一道耻辱,是不能谈及的过往,是仁宣之治上的一道伤疤。

  吏称其职,政得其平,纲纪修明,仓庾充羡,闾阎乐业,岁不能灾,民气渐舒,蒸然有治平之象的仁宣之治中,夹杂着如此一道耻辱,实在是让大明所有人,念头无法通达。

  很简单,黎越僭朝黎氏称帝,黎朝开国皇帝黎利,自称越太祖,大明怎么称呼?只能以安南王称呼。

  这不是自欺欺人是什么?

  大明眼下兵强马壮,而且皇帝开海以来,但求共赢不求私享,只营水师不言商贸的开海政策下,再次郡县安南,是迟早之事。

  再言和不言战,说什么用爱消灭仇恨这种鬼把戏,着实是有些可笑了。

  即便是从最功利的角度而言,打交趾,有利于开海,即便是学阀出身的朝士们,也没有反对的理由。

  “陛下,其实臣以为还有一方面原因。”兴安斟酌了一番说道:“朝臣们都知道陛下打仗,那讲究一个料敌从宽,陛下登极以来,未闻败,只闻胜。”

  “世局常迷乱,国事多艰难,胜仗可解百般愁啊。”

  兴安这个思路,朱祁玉也是颇为认同,他点头说道:“秦自商鞅变法后国势渐强,但是依旧不敢言战,直到赵国侵卫国,魏武卒精锐尽出围困邯郸之际,秦孝公力排众议,出兵夺回秦人心心念念的河西之地,秦人才知大秦可胜。”

  “秦孝公薨,秦惠文王继位,公孙衍佩五国相印,合纵伐秦,甚至连他们鄙视的义渠国都联合在内,却被秦国在函谷关打的溃不成军,大败而回,自此秦国再不怕所谓的合纵之术,知一统天下可期。”

  秦惠文王和秦庄襄王期间,苏秦等人多次合纵,共谋伐秦,但是效果甚微,大军集结则秦军避让,大军散,则秦军得寸进尺,如此反复,六国疲惫。

  朱祁玉继续说道:“秦武王举鼎而亡,秦昭襄王继位,三伐齐楚魏,长平之战大败赵军,灭东周,迎九鼎,秦人知东出鲸吞天下可定。”

  “至始皇帝时,一统天下,书同文,车同轨,自此百代皆行秦政制,千年咸用始皇心。”

  朱祁玉的手指在桌子上飞快的敲动着,想了许久说道:“黎越僭朝越是不得人心,大明才能长久统治。”

  “传旨李宾言在松江府明年的占城米增加三成,多囤些粮。”

  “传旨陈汝言、定西候蒋琬,镇南关不容有失,若是失关,则提头来见。广州市舶司交趾一应商舶抽分减半,三年后复。”

  “把徐承宗写的书信给朕拿来。”

  朱祁玉思考良久之后,在书信上,又加了四个字:“莫要自误。”

  朱祁玉朱批过的书信,被三名缇骑带着,乘船至广州府,而后有船送缇骑至安南国,通过徐承宗在安南国

  请收藏:https://m.dddi.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